川滇交界处的凉山州会东县,正因一颗颗饱满的软籽石榴焕发着新的生机。过去深藏大山的“甜蜜果实”,如今通过电商网络跨越千山万水,直抵全国消费者餐桌,完成了一场从枝头到舌尖的“甜蜜革命”。
在会东县山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分拣仓库里,机器轰鸣声与工人的忙碌身影交织成一幅丰收画卷。工人们熟练地挑选、套袋、装箱、粘贴快递单,每个环节都精准高效。据负责人赵正会介绍,这座仓库每天需要约50名工人协作,每人日均收入可达300至400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目前,仓库每日发出石榴约6000件,重量达5至6万斤,预计今年通过电商渠道的总发货量将突破200万斤。
“我们考察了两三年,最终选择会东石榴,就是看中了它的天然优势。”四川天府菜篮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李翊华透露,会东石榴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自然成熟”——采摘期更晚,果实能在枝头充分积累糖分,口感清甜;加上当地交通便利,农户配合度高,为规模化销售奠定了基础。此次合作中,该公司联合凉山州农投公司推出“天府菜篮子+凉芯农品”双品牌模式,通过品牌塑造与礼盒包装,让会东石榴摆脱了传统“散装卖”的路径。目前,产品已销往新疆、甘肃、广州等七个省市,销量突破40万斤,市场反馈极佳。
李翊华还透露,这次合作是一次“模式验证”。待品控标准、物流流程等环节完全跑通后,明年计划将市场拓展至东欧,让会东石榴从“全国游”迈向“全球游”,让国外消费者也能品尝到这份来自大山的甜蜜。
严苛的品控是会东石榴赢得市场的关键。“从下树到发货,要闯过‘多道关’,确保消费者拿到最新鲜、最优质的果实。”赵正会介绍,今年公司在品控上投入大量人力:每万斤石榴配备2至3名专人在地头初选,剔除伤果、坏果;果子运到仓库后,库管会第一时间抽样复检,发现问题立即反馈农户整改。高效的流程保障了新鲜度——从采摘到打包仅需2小时,5小时内就能发出快递,最大程度缩短了“从枝头到餐桌”的距离。
电商不仅让会东石榴“走得远、卖得好”,更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一方面,电商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果农收入显著提高,种果积极性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电商产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从电商运营、客服沟通到打包分拣,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加入,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去年电商销量约20万件,今年有了更多年轻人的加入,预计能突破50万件!”赵正会透露,如今农闲时,不少农户还会来仓库做打包零工,多一份收入,日子也更有奔头。
从深山枝头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会东石榴的“电商之旅”,让村庄因“网”而兴、农民因“商”而富。这不仅是果实的“突围”,更是偏远地区借助数字力量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