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际长线资本为何追捧中资险企零票息H股可转债?资本利得与战略前景成关键

   时间:2025-09-18 00:47:00 来源:经济观察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资保险企业发行的港元H股零票息可转债引发海外长期资本的强烈关注。中国太保与平安集团先后完成大额零票息可转债发行,其中中国太保9月13日发行的2030年到期港元H股零票息可转债规模达155.56亿港元,创下港元零票息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及近20年首单负收益率发行记录。平安集团则于6月完成117.65亿港元同类债券发行,两家险企的融资工具均获得国际投资者超额认购。

据中国太保独家回应,此次发行吸引包括长线基金、多策略基金在内的国际知名机构参与,最终获配投资者中境外长期专业机构占比显著。债券发行价格达到本金额的100.15%,实现溢价发行。这种市场热情与可转债的特殊属性密切相关——投资者可通过转股机制分享企业股价上涨红利,同时享有债券本息保障的双重特性。

香港私募基金经理洪晨懿分析指出,海外资本看好中资保险H股的核心逻辑在于行业长期增长潜力。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保险与健康险需求持续释放;政策推动保险产品创新及AI技术应用,带动保险密度与深度提升;当前中资保险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为资本提供安全边际。以中国太保为例,其H股市净率仅1.04倍,内含价值估值约0.53倍,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操作层面的现实考量也促使海外机构加速布局。某欧洲养老基金负责人透露,由于内部投资委员会审批流程较长,通过可转债提前建仓成为高效选择。待获得直接投资中国股票的许可后,可迅速完成转股并扩大持仓。这种"过渡性投资"策略,既规避了短期市场波动风险,又为长期资本入场保留了灵活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龙格副主任认为,可转债的"债底保护+股性弹性"特征完美契合海外长线资金需求。当前中资保险股股息率普遍维持在3%-4%区间,转股后若股价突破初始转换价,投资者将同时获得票息收益与资本利得。数据显示,中国太保可转债初始转换价39.04港元较发行前收盘价溢价21.24%,平安集团同类债券溢价18.45%,但多数机构认为5-10年投资周期内突破转换价的概率较高。

市场表现印证了这种预期。截至9月17日收盘,平安集团H股已涨至55.75港元,超过55.02港元的初始转换价;中国太保H股报35.9港元,较发行前上涨11.5%。南向资金对红利策略股的持续追捧、港股指数年内创新高,以及保险业在养老第三支柱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均成为驱动股价的重要力量。

不过,转股完成后险企将面临股本扩张带来的分红压力。以中国太保为例,若155.56亿港元债券全部转股,将新增约3.98亿股本,占总股本3.98%、H股股本12.55%。按当前3.55%的股息率计算,公司需额外支付约5.6亿港元分红以维持现有收益水平。对此,中国太保表示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大康养、人工智能+、国际化"三大战略实施及营运资金补充。

洪晨懿指出,海外投资者正密切跟踪太保战略落地效果。若"保险+健康管理"生态圈建设、AI理赔系统优化及东南亚市场拓展能显著提升盈利能力,资本将更坚定持有转股后的股票。当前平安集团H股股价已验证这种逻辑,而中国太保能否延续涨势,取决于其康养产业布局与科技赋能成效。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