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行情逐步升温,权益类基金的发行热度显著提升,资金持续涌入。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9月以来已有超过10只权益基金成立规模突破10亿元,涵盖宽基指数、主题指数及主动管理型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发行中基金公司营销策略更趋理性,部分产品通过提前结束募集或设置规模上限控制发行节奏,为后续投资运作预留空间。
指数基金成为本轮发行主力。根据Wind统计,9月以来成立的7只规模超10亿元的基金中,中证A500系列产品占据主导。例如,国联安中证A500红利低波ETF于9月10日成立,募集规模达12.47亿元;南方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募集规模更高达17.24亿元,吸引1.34万户投资者参与。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以23.93亿元的规模成为9月最大规模指数基金,有效认购户数突破10万。
主题指数基金同样表现亮眼。富国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募集规模接近20亿元,嘉实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基金规模达14亿元,均获得超2万户投资者认购。行业人士指出,经过2023年以来的市场教育,投资者对指数基金尤其是ETF的认知度显著提升,低费率、透明度高的特点使其成为参与行情的重要工具。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亦现回暖迹象。7月以来共有19只主动管理型基金成立规模超10亿元,其中9月成立的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表现突出,仅发售1天便募集49.55亿元,创下当月单只基金最高规模纪录。平安港股通科技精选、国泰优质核心等4只基金同期募集规模均超13亿元,合计吸引近4.8万户投资者。
基金公司营销策略的转变成为本轮发行的一大特点。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招商均衡优选混合等基金分别设置10亿元和50亿元的募集上限,触及规模后即提前结束募集。北京某公募品牌总监表示,控制发行规模有助于基金经理后续建仓,避免因规模过大导致投资策略僵化。历史数据显示,中小规模基金在结构性行情中捕捉超额收益的能力更强。
对于后市走向,基金经理普遍看好科技成长领域。鹏华基金闫思倩指出,在全球降息周期下,顺周期产业迎来复苏机遇,同时国内制造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她特别强调,AI技术驱动的产业革命将持续5至10年,"AI+各行各业"将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机器人领域更有望催生万亿级市场。
景顺长城张靖则从基本面角度分析,上市公司中报显示整体经营企稳,市场信心逐步修复。他提醒,AI算力板块当前估值已包含较高业绩预期,短期波动可能加剧,但创新药等行业的中长期上升趋势不受影响。市场人士认为,本轮权益基金发行回暖既是行情升温的结果,也反映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指数化投资趋势或将持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