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市场波动剧烈,每个交易日都呈现出不稳定的走势,周五午间收盘时,沪指走出“W”形曲线,显示多空双方激烈博弈。尽管如此,笔者认为,经过本轮震荡后,市场继续上行的可能性较大,这一观点在前期文章中已有详细阐述,读者可参考前文。
周五,科技股领涨市场,沪指盘中一度触及3892.74点,创下近十年新高,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也同步刷新阶段高点。当日,2161只个股收涨,3077只收跌,周期股中的有色金属板块、科技股中的电子和计算机板块表现突出。芯原股份涨停20%,盛达资源、湖南白银、德明利、方正科技、淳中科技等多只个股涨停10%。
从年度涨幅来看,科技股领跑市场,周期股紧随其后。通信板块年初至今涨幅达64.26%,位居第一;有色金属板块以58.27%的涨幅位列第二,电子等其他相关板块也呈现跟涨态势。笔者此前多次提醒,投资者应关注高景气共识方向,如AI、有色金属等,相关分析可参考《9月,紧盯这几大高景气方向!(附股)》《又一个进攻方向!》等文章。
近期,AI产业利好频出。政策层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市场层面,OpenAI与甲骨文签署3000亿美元算力采购合同,引发全球投资者对AI板块的热情,甲骨文市值一度接近万亿美元,工业富联、嘉元科技、东山精密、景旺电子等A股公司股价大幅上涨。这些迹象表明,AI行业的高景气周期仍在延续。
在AI板块积累显著涨幅后,投资者该如何布局?彭祖指出,A股的AI行情主要跟随美股巨头,如英伟达等。历史上,A股多次通过“抱大腿”策略实现超级牛市,例如消费电子(苹果)、电动车(特斯拉)等。彭祖认为,AI泡沫终将出现,观察泡沫顶部的关键在于美股表现,因为美股是AI的引领者,订单和趋势均由其主导。
从产业链来看,AI分为上游基础设施与核心技术(如AI芯片、半导体、液冷服务器、数据中心、光模块等)、中游技术与模型层(如PCB、AIGC、高速铜连接等)、下游应用与解决方案(如机器人、具身智能、AI+医疗/金融/办公等)。
笔者结合研究机构评级发现,多只AI相关个股仍有较大上涨空间。其中,中航光电被华泰证券和东方证券同时看好。华泰证券认为,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较一季度明显收窄,且积极拓展新兴领域,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3.56元/股,较最新收盘价39.55元/股有60.71%的上涨空间。东方证券则认为,公司防务订单恢复明显,数据中心、新能源车等民品业务高速增长,给予目标价59.50元/股,较最新收盘价有50.44%的上涨空间。
腾龙股份、中天科技、中兴通讯、奥飞数据、浙数文化等个股的上涨空间也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