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晚间,恒大物业发布一则重磅公告,其控股股东中国恒大集团(正处于清盘程序)及CEG Holdings (BVI) Limited(同样处于清盘状态)的清盘人,已收到针对恒大物业股份的非约束性收购意向。
资本市场迅速对此作出反应。9月12日,恒大物业复牌后股价大幅上扬,盘中涨幅一度突破40%,截至发稿时,涨幅仍高达29.35%,股价报1.19港元,市值攀升至128.65亿港元。
公告显示,9月10日,恒大物业收到来自控股股东清盘人的接洽函。函件表明,清盘人一直在积极寻求出售所持有的恒大物业股份,这部分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016%。目前,清盘人已与相关意向方签署保密协议,并于9月9日收到部分买方发出的无约束力意向性要约。不过,此次潜在交易尚处于初步阶段,正式谈判尚未开启。
恒大物业在恒大系资产中一直被视为极具价值的板块。2024年,该公司全年收入接近128亿元,在管面积达5.79亿平方米,在行业内排名第四。与此同时,恒大物业员工数量同比增长4%,员工整体薪酬开支也上涨了7.3%。尽管母公司中国恒大的债务危机对其估值造成一定影响,但恒大物业稳定的现金流和广泛的市场覆盖,依然吸引着众多潜在买家的目光。
市场上传言不断,中国海外集团及华润集团旗下子公司被指为有意竞购恒大物业的买家。然而,针对这一传言,中国海外发展相关人士向媒体表示“目前不掌握竞购恒大物业的相关情况”,华润置地则明确回应称传言“不属实”。
回顾恒大物业的“易主”历程,这并非首次传出相关消息。自2021年中国恒大爆发流动性危机以来,恒大物业便多次陷入收购传闻的漩涡。
2021年10月,中国恒大曾与合生创展达成协议,计划出售恒大物业50.1%的股权,总对价约200.4亿港元,涉及54.16亿股。但最终因关键条款存在分歧,交易未能达成。
2022年至2023年,在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的背景下,市场多次传出恒大物业“被出售”“寻找接盘方”的消息,但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4年,恒大清盘进入实质性阶段,恒大物业作为恒大系少数仍具备变现能力的资产,被多家市场机构预测为清盘人优先处置的对象。此阶段,市场上已有传闻称清盘人正在接触潜在买家。
2025年8月,有消息称中国恒大的清盘人已聘请瑞银集团与中信证券,为恒大物业股权出售寻找潜在买家,这一举措被视为正式启动出售流程的信号。
如今,恒大物业的“易主”进程终于迈出关键一步。9月,恒大物业正式公告,已收到若干潜在买家的非约束性收购意向书。清盘人计划于11月前后邀请意向方提交最终方案,这意味着交易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尽管中国恒大已退市,但恒大物业的实际控制人仍为许家印。这位曾经的“首富”,如今已成为恒大危机的典型代表。
2024年3月,许家印因恒大财务造假(夸大收入达780亿美元)被中国证监会罚款650万美元,并被终身禁止进入资本市场。清盘人正在追讨其个人资产,包括超过400亿元的股息和分红。目前,许家印及其前妻丁玉梅的部分资产已被冻结,清盘人要求清点其财产以补偿债权人。
许家印的“豪华朋友圈”,包括多名富豪和机构投资者,也深受其害。2017年恒大市值达到巅峰时,股东总数超过41万,市值约4144亿港元;而退市时,市值仅剩21.5亿港元,蒸发超过99.5%,股东数量减至约28万。
尽管许家印已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他对恒大物业的间接影响依然存在。任何关于其个人资产的变动,都可能对子公司产生影响。在潜在出售之际,恒大物业股价复牌暴涨,反映出市场对这一资产的期待。然而,在许家印的阴影以及母公司债务危机的双重背景下,这场“易主”大戏的最终结局仍充满不确定性。潜在买家的选择、收购价格以及交易条款,都将直接决定这家恒大系“现金牛”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