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泡泡玛特潮玩市场遇冷:LABUBU热度退潮,全线产品跌价何去何从

   时间:2025-09-12 13:26:08 来源:新品略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曾因超级IP LABUBU引发市场狂热的泡泡玛特,近期正经历新一轮价格震荡。据多家媒体报道,9月中旬以来,该品牌多款产品在二手交易平台出现大幅降价,部分热门款型价格跌幅超过90%,引发投资者与消费者对潮玩市场泡沫的深度讨论。

作为行业标杆,泡泡玛特在2025年上半年凭借LABUBU系列盲盒实现业绩爆发,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4.4%至138.8亿元,净利润增幅达396.5%。然而,这种高速增长的态势在第三季度出现转折。市场监测数据显示,9月10日"泡泡玛特全线产品跌价"话题登上财经热搜榜,其核心产品LABUBU怪味便利店搪胶吊卡从巅峰期的4000余元暴跌至400元区间,其他大娃、中娃产品价格也普遍回落至发行价附近。

这种价格剧烈波动与二级市场炒作密切相关。据行业人士透露,前期LABUBU系列盲盒在黄牛推动下形成严重溢价,隐藏款拍卖价一度突破百万元。但自8月下旬官方启动百万量级补货后,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二手平台数据显示,9月9日新上市的SKULLPANDA不眠之夜系列毛绒公仔中,6款普通款价格低于159元的官方售价,最大价差达42元。

价格崩盘现象已对资本市场产生实质影响。8月26日至9月10日期间,泡泡玛特股价从339.8港元高点下跌至269港元,累计跌幅超过20%,市值蒸发约1500亿港元。这种波动模式与该公司2020年上市以来的表现高度吻合——2021年加拿大首店开业当日股价跌10%,2022年因盲盒监管政策收紧导致全年净利润下降44%。

潮玩行业的周期性特征在此次事件中暴露无遗。分析指出,泡泡玛特商业模式本质是"心理消费+稀缺性营销",通过制造IP热度周期实现收益最大化。但过度依赖单一爆款的风险正在显现,当LABUBU热度消退后,公司虽密集推出MINI版LABUBU和ROCK系列等新品,却未能阻止市场审美疲劳。行业观察者认为,这种"造神-退热-再造神"的循环模式,虽能持续吸引市场关注,但也加剧了经营风险。

面对市场变化,泡泡玛特正加速业务多元化布局。除传统潮玩领域外,公司已涉足珠宝零售并计划进军影视产业,试图通过IP衍生开发构建更稳定的商业生态。但竞争压力随之加剧,名创优品旗下TOPTOY品牌近期获得淡马锡10亿元战略投资,估值突破百亿,对泡泡玛特的市场地位构成直接挑战。

创始人王宁在公司内部会议中强调,IP运营需兼顾短期热度与长期价值。但现实操作中,如何在维持市场关注度的同时控制泡沫规模,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当前二级市场价格崩盘现象表明,当IP热度超出合理范围时,官方补货策略虽能缓解供需矛盾,却也可能加速市场信心流失。这种微妙的平衡艺术,或将持续考验泡泡玛特的运营智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