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晶科能源上半年亏损超29亿,TOPCon先发优势不再,BC技术成新挑战?

   时间:2025-09-12 12:37:56 来源:侃见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光伏行业在经历持续内卷后,近期释放出阶段性回暖信号,但头部企业晶科能源的财务表现显示,行业深度调整仍未结束。根据最新披露的财报,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8.3亿元,同比下降32.63%;净利润亏损29.09亿元,同比降幅达342.38%,延续了自2024年以来的盈利颓势。

核心业务数据揭示了更深层的经营困境。作为营收支柱的光伏组件业务,上半年收入骤降至30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54.4亿元减少33.7%。毛利率指标更具警示性,从2024年上半年的8.67%急速转负至-0.98%,意味着每销售100元组件即产生0.98元亏损。公司解释称,价格战导致的组件均价暴跌是主因,但财务数据暴露出更深层的结构性矛盾。

资产负债表呈现双重压力。总负债规模攀升至882.2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4.07%,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有息负债接近300亿元,较年初增加超30亿元。现金流危机更为突出,经营性净现金流-38.1亿元,应收账款占比营收升至45.87%,显示销售回款能力大幅弱化。尽管应收账款总额有所下降,但营收规模收缩更快,导致资金周转压力加剧。

技术路线迭代引发的行业变局,成为晶科能源遭遇困境的关键变量。作为TOPCon技术路线的早期推动者,该公司曾在2023年凭借48GW的N型组件出货量重登行业榜首,营收突破千亿大关。但技术扩散带来的产能过剩迅速吞噬了先发优势,自2023年下半年起,TOPCon电池片产能从不足100GW激增至500GW以上,直接导致产品价格崩塌。最新数据显示,N型TOPCon组件均价跌至0.68元/W成本线,电池片价格区间下探至0.235-0.260元/W,多晶硅致密料价格降至3.19万元/吨,全产业链价格均跌破现金成本线。

技术护城河的缺失加剧了竞争劣势。截至2024年底,晶科能源的黄金片区电池量产效率为26.7%,与天合光能26.34%的N-TOPCon效率差距微小,未形成显著技术壁垒。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行业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已达25.4%,晶科能源的技术领先优势被快速稀释。这种同质化竞争直接反映在毛利率变化上,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10.61%升至2023年的14.43%后,2024年骤降至7.79%,2025年上半年更陷入负值区间。

技术路线竞争格局正发生根本性转变。BC电池技术凭借理论效率上限29.56%的优势,在组件功率上较TOPCon领先20-25W,且具有更优的温度系数和衰减特性。尽管此前受制于3亿元/GW的高昂设备投资和复杂制造工艺,但随着技术突破,BC电池价格已降至0.79-0.83元/W,与TOPCon的0.63-0.75元/W价差大幅收窄。产业预测显示,随着产能扩张和良率提升,BC技术成本仍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晶科能源的技术战略出现明显转向。2024年前,公司首席技术官金浩曾公开质疑BC技术的双面率问题,称其"50%以上的双面率非常难以达成"。但同年公司调整预测,认为BC技术将在1-2年内占据分布式市场一定份额。这种态度转变折射出行业技术路线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暴露出早期押注TOPCon技术企业的转型压力。相较于TOPCon的较低技术门槛,BC技术对制造工艺的精密要求构成新的进入壁垒,为晶科能源等先行者带来双重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