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早盘,光通信板块活跃,剑桥科技股价强势涨停,截至午间收盘报92.26元/股,距离此前98.8元的历史高位仅一步之遥。此次股价异动与公司近期在光博会上的技术展示及机构调研密切相关,CPO(共封装光学)概念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于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举办,作为全球光电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本届吸引了超3800家企业参展,覆盖信息通信、光学、激光等八大核心领域。剑桥科技在展会上重点展示了多款高端光通信产品,包括已量产的800G OSFP、800G LPO光模块,以及1.6T OSFP、1.6T/3.2T CPO光引擎预研样机等。其中,1.6T CPO外置光源预研样机首次亮相,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调研纪要显示,9月10日共有32家机构赴剑桥科技展台交流,包括贝莱德、淡马锡、花旗集团、高盛资管等国际知名机构,以及博时基金、广发证券等国内头部机构。调研中,机构聚焦公司光通信产品的研发进度、产能规划及客户交付能力。剑桥科技管理层透露,当前产能已完全被北美大客户订单占据,扩产计划正加速推进,明年产能配套目标较此前进一步提升。
CPO技术作为应对AI数据中心高速、低功耗需求的关键路径,正成为行业焦点。该技术商业化路径从800G和1.6T端口起步,1.6T产品已成为英伟达等巨头的主流商用起点,而3.2T则是下一代高速应用的核心方向。剑桥科技表示,其1.6T CPO光引擎已进入预研阶段,3.2T产品也在同步攻关,但目前CPO相关核心部件(如光引擎、外置光源)仍处于研发设计阶段,尚未产生收入。
公司当前业绩仍依赖已量产的800G光模块和送样测试的1.6T可插拔光模块。8月公告显示,LPO业务虽已向北美大客户送样,但2025年上半年订单及发货金额占比仅约0.03%,对业绩贡献有限。扩产方面,剑桥科技明确将产能建设作为未来一两年的核心任务,并与大客户充分沟通需求,确保海外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下的交付能力。
市场分析指出,CPO技术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LightCounting预测,到2027年,800G和1.6T端口中CPO占比将接近30%。国盛证券认为,CPO将推动光通信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传统光模块厂商有望通过技术升级进入CPO产业链,拓展业务边界。国元证券则强调,尽管当前CPO产业规模较小,但其性能优势显著,长期或成为数据中心光电转换模块的主流结构,国内供应商已在全球产业链上游展开广泛布局。
除现有北美大客户外,剑桥科技正与潜在新客户推进合作,但业务落地需综合考虑需求匹配、产能支撑及技术认证等因素,进度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表示,只要产能建设完成,生产物料供应不会成为交付障碍,明年产品仍以800G光模块为主,1.6T产品将逐步量产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