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消费市场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出现小幅下降,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则有所收窄,显示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
8月份,CPI同比由持平转为下降0.4%,环比则持平。这一变化主要受到食品价格较低的影响。具体来看,8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5%,但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约1.1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虽然季节性环比上涨8.5%,但由于上年同期基数大幅抬高,同比降幅显著扩大至15.2%。猪肉价格也处于猪周期价格下行阶段,8月环比小幅下行,同比降幅扩大至16.1%。水果价格季节性走低,同比由正转负。
尽管食品价格整体表现较弱,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第四个月扩大,显示出消费市场的内在活力。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分析指出,8月CPI同比由平转降,主要是上年同期高温多雨天气导致食品价格基数大幅抬高,而今年8月主要食品价格走势相对平稳,进而导致当月食品CPI同比降幅显著扩大,拖累了CPI整体走势。
在工业领域,PPI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8月PPI环比变动的主要特点包括供需关系改善影响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价格环比由降转涨,以及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部分有色金属行业价格环比回落。
冯琳进一步分析指出,8月PPI环比止跌主要受益于反内卷政策推升价格预期以及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带动国内主导的钢铁、煤炭等黑色系价格走高,硅、锂等新兴行业基础原材料价格亦大幅上冲。同时,受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部分出口占比较大的行业价格继续承压,但随着前期降价压力释放,相关行业价格环比走势出现企稳迹象。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未来PPI或将进入回升周期。他指出,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入,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经济新动能成长壮大,价格合理回升的基础将不断夯实。得益于出口结构优化升级、全球经济复苏、与非美贸易伙伴经贸合作加深,出口将保持韧性,对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