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诺安邓心怡:以实证思维深耕AI,前瞻布局捕捉中国科技发展最强脉搏

   时间:2025-09-10 09:32:04 来源:中国基金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科技股行情持续升温,成为资本市场最耀眼的赛道。一批主动权益基金凭借对科技赛道的精准布局,将产业趋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收益,其中诺安基金的科技投资布局尤为引人注目。

诺安基金通过“诺安科技超市”模式,全面覆盖AI应用、半导体龙头、芯片国产化等科技细分领域。以诺安稳健回报混合为例,该基金聚焦AI产业链,根据技术迭代路径动态调整持仓,成功捕捉到多个技术阶跃点带来的投资机会。这种前瞻性布局的背后,是基金经理邓心怡对科技产业真实变化的深度理解和精准把握。

邓心怡的投资方法论可以概括为“宏观定方向、技术判拐点、数据验逻辑”。她首先基于宏观经济周期确定配置方向,通过研究历史上的政策响应周期,预判科技股从震荡期到爆发期的转换节点。在技术跟踪上,她以AI模型迭代为核心指标,从多模态到思维链再到Agent落地,每个阶段都对应不同的投资机会。例如,在预训练期关注算力硬件,强化学习期关注专用芯片,应用期则关注场景化落地。

数据验证机制是邓心怡投资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要求团队研读学术论文,跟踪“论文到应用”的6个月转化窗口,提前布局技术拐点。诺安科技组很早就开始关注DeepSeek的研究,通过技术底层视角理解其创新对产业的影响。这种研究方式使邓心怡管理的基金能够提前布局AI端侧应用,在豆包大模型、DeepSeek实现使用成本大幅下降后,迅速捕捉到投资机会。

邓心怡的科技投资之路始于对技术变革的深刻理解。她在清华大学化工系接受理工科训练,培养了实证思维,这种思维模式成为她日后拆解复杂科技产业的利器。攻读硕士期间,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系担任助教时意识到技术需要商业落地,随后在沃顿商学院选修估值课程,激发了对投资的兴趣。2010年,她见证了机器学习与金融两大浪潮的分野,深刻认识到技术爆发往往始于底层算法的阶跃式突破。

回国后,邓心怡在外贸信托开启7年投研生涯,横跨一二级市场,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她参与过新能源车企的Pre-IPO投资,跟踪过光伏“530新政”后企业的反转,在港股挖掘过互联网巨头的生态价值。这些经历使她形成“与时代脉搏共振,与产业先锋同行”的投资信条,也让她深刻理解到投资能真实推动产业进步的价值。

2020年加盟诺安基金后,邓心怡正式开启公募投资生涯。她管理的诺安稳健回报混合通过动态调整持仓,成功捕捉AI产业链多个投资机会。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对AI算力的布局很早就开始,2024年四季度前瞻布局AI端侧应用,持仓比重随科技迭代进程动态调整。这种灵活的调整策略源于邓心怡对产业变化的深度跟踪和“肌肉记忆式”的敏感。

面对AI板块的大幅回撤,邓心怡的投资方法论经历了压力测试并得以进化。她补足技术分析工具,建立“非共识机制”,通过季报复盘追问“当前产业的最大分歧”。这种不断进化的能力使她在科技投资领域保持领先。

展望后市,邓心怡认为整体市场仍处于中枢上移的震荡市,AI Agent与机器人正迎来“觉醒时刻”。她指出,市场估值中枢修复的核心驱动是政策引导下对国内经济信心的提振和资本回报率预期的上升。从企业盈利角度看,本轮上涨源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供给侧优化,而非总量需求扩张。

邓心怡特别强调,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她对国产化信心更加坚定。当前AI产业关于算力突破、应用落地、终端革命的三重预期差正在收敛,模型公司主动适配国产芯片意味着模型-硬件-应用闭环已打通,这是堪比2015年移动互联网的机遇。同时,她认为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场景落地期,2025年是产业从0到1向1到N过渡的关键年,估值将从工具属性向“AI大脑”进化溢价转变。

在具体投资方向上,邓心怡持续关注具备产业发展驱动力的板块,包括人工智能、创新药、新消费、军工和关键战略资源等。她特别指出,围绕反内卷政策引导的供给侧结构升级和优化板块,将是下半年重点跟踪的方向。在她看来,国内人工智能和科技自主可控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AI芯片、半导体设备、晶圆厂等将随着应用需求实现业绩和估值的双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