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消费电子行业正掀起新一轮增长热潮,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品集中上市,推动产业链企业业绩持续攀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消费电子产品,行业高端化转型步伐加快,头部企业估值与市场份额同步提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华为与苹果的新品对决成为市场关注焦点。9月初,华为率先推出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搭载自主研发的芯片与操作系统,实现核心技术全栈自研。这款产品不仅刷新了折叠屏形态,更引发行业对高端技术创新的讨论。一周后,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即将登场,两大科技巨头的博弈折射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趋势。据Counterpoint统计,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但营收增幅达10%,首次突破千亿美元,高端机型对行业利润的拉动作用显著。
折叠屏手机领域,华为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华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374万台,占据国内75%的市场份额,远超其他品牌。该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1983万台,中国市场占比将稳定在40%以上。华为二季度以1250万台出货量重返国内市场榜首,市场份额达18.1%,其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正在重塑高端手机竞争格局。
产业链企业迎来业绩爆发期。A股半年报显示,深圳消费电子板块上市公司整体表现亮眼。工业富联以3607.60亿元营收、121.13亿元净利润领跑行业,市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国内电子行业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立讯精密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均增长超20%,8月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拟通过A+H股布局加速全球化。飞荣达作为华为、苹果、三星等企业的供应商,上半年净利润翻倍,其在电磁屏蔽、导热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助力市场份额提升。
AI技术正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新增长引擎。今年4月以来,资本市场对电子行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8月底A股电子行业总市值超越银行业,跃居各行业首位,较十年前的第9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立讯精密负责人指出,消费电子竞争已从硬件参数转向AI应用生态的软硬件融合体验,企业需通过新材料、新技术开发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多家深圳企业通过AI技术实现业绩转化。工业富联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增长,出货表现优于市场整体;长盈精密开发的AI笔记本电脑和可穿戴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入量产阶段,上半年消费电子业务营收达53.04亿元。招商证券分析认为,AI与终端产品的融合将催生创新浪潮,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技术升级。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深圳消费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797.2亿元、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和17.4%。随着第三季度进入行业传统旺季,AI手机、AI眼镜等新品进入量产高峰,产业链企业有望延续业绩增长态势。行业分析师指出,技术驱动的高端化转型将成为未来消费电子市场的核心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