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688981.SH)在复牌后遭遇股价显著波动,A股市场开盘即下跌7.56%,报106.08元/股,对应市值缩水至8472.9亿元。这一走势引发市场对半导体行业资本运作的广泛关注。
此前,该公司自9月1日起因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根据最新披露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摘要》,中芯国际计划通过定向增发方式,以每股74.20元的价格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五家股东收购其持有的中芯北方49%股权。该发行价较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均价92.75元/股折让20%,符合监管规定的定价下限要求。
此次交易完成后,中芯北方将成为中芯国际全资子公司。作为成立于2013年7月的半导体制造企业,中芯北方注册资本480万美元,主营业务涵盖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领域。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79亿元,净利润16.82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63.40亿元。
重要股东方面,持股比例超5%的大唐香港及其关联方中国信科已出具书面意见,原则性同意本次重组方案。不过需注意的是,截至预案签署日,标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最终交易价格及资产估值仍待专业机构确认,相关财务数据将在正式重组报告书中完整披露。
作为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业务覆盖多尺寸晶圆制造及技术服务。除核心代工业务外,公司正着力构建生态服务平台,提供设计服务、IP授权、光掩模制造等全链条配套支持。此次资产整合被视为提升业务协同性的重要举措,公司强调交易前后主营业务范围保持不变。
最新经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总收入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净利润23亿元,增幅达39.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9.04亿元,同比增长47.8%。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提升至21.9%,较上年同期增加8个百分点,显示盈利能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