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市场,中国纸巾品牌丝飘的知名度远超许多人的想象。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里流通的丝飘产品中,仅有三成是正品,其余均为仿冒品。这一现象既是对丝飘市场影响力的侧面印证,也暴露出品牌在海外扩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中越边境的百灵街,是两国贸易的重要枢纽,也是假货泛滥的重灾区。街道两旁的家庭作坊里,工人们正熟练地将印有“Sipiao”标识的包装膜套在质量不一的纸巾卷上。这些仿冒品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入市场,与正品形成直接竞争,给丝飘的品牌形象带来冲击。
尽管面临假货困扰,丝飘仍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在越南站稳脚跟。这家在国内并非顶尖的纸巾企业,仅用三年时间就跻身越南市场前五,其成功并非依赖大规模的本地化改造或渠道投入,而是通过“质价比”策略与高效运营的结合,在海外市场实现了快速突破。
丝飘的国际化之路始于2017年。当时,国内电商拼多多凭借极致性价比和对微信支付的深度整合,已在中越边境地区培养起庞大的用户群体。越南消费者只需一张中国电话卡,即可通过拼多多购买中国商品。这种消费习惯的普及,为丝飘提供了进入越南市场的天然通道。
在国内市场,丝飘已通过生产端改造,建立起“质价比”优势——采用原生木浆、不漂白的“本色”工艺,同时以亲民价格吸引消费者。这种策略与拼多多的崛起逻辑高度契合。2016年入驻拼多多时,平台建议丝飘推出“9.9元10包”“29.9元30包”的高性价比组合,这一模式被丝飘直接复制到越南市场。
令人惊讶的是,丝飘几乎未对产品进行任何调整,便将国内“爆款”原样推向越南。在本土品牌弱势、中国品牌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丝飘凭借国内市场验证过的“质价比”策略脱颖而出。其成功背后,是拼多多生态对商家产品力的持续倒逼——在国内市场,丝飘已通过平台规则优化了生产流程和成本控制能力。
丝飘的崛起并非偶然。在拼多多生态中,商家得以在低成本环境下快速试错。平台通过流量推荐机制,将优质产品精准匹配给海量用户,无论品牌大小,只要产品力过硬,就能获得公平曝光。同时,“两人团”“三人团”等社交裂变玩法,将营销成本转化为用户社交动力,大幅提升了传播效率。
这种模式使丝飘以极低代价完成了原始用户积累。与传统商业相比,丝飘省去了市场调研、渠道铺设等高昂成本,仅需聚焦产品本身。市场反馈的及时性和低成本,让商家能快速调整策略,形成“低成本试错、高效率进化”的良性循环。
拼多多的生态价值不仅体现在初始阶段。随着平台对商品品质要求的提升,丝飘也逐步升级产品定位,向中高端市场迈进。平台通过“百亿补贴”“黑标店铺”等机制,扶持优质商家打造品牌,同时以数字技术帮助商家洞察需求、研发新品,推动从“满足需求”到“激发需求”的跨越。
如今,丝飘的线下经销商已从越南扩展至泰国、柬埔寨。董事长钮广兰表示,公司将紧跟拼多多跨境业务的节奏,在成本最低、确定性最高的路径上复制成功经验。这种依赖并非被动跟随,而是基于拼多多生态提供的清晰成长路径——从质价比切入,逐步积累用户粘性,最终实现品牌升级。
拼多多的战略布局为丝飘的国际化提供了支撑。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下新高,拼多多凭借对质价比市场的深耕和产业链积累,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其跨境业务不仅为商家提供了新市场,更通过生态优势降低了出海风险。
丝飘的案例表明,其出海秘诀不仅是“复制粘贴”产品,更在于依托拼多多构建的“低成本、高效率、可进化”生态。这一模式已成为跨境商家成长的共同秘密。在拼多多这片“土壤”上,商家的坚韧与创新构成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也将是下一个十年故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