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近日发布公告,针对商品锚点功能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展开专项治理。作为连接商家、创作者与消费者的核心工具,商品锚点(即视频中的“小黄车”入口)本应提升购物效率,但部分用户操作已严重偏离其设计初衷,甚至对平台生态造成负面影响。
公告指出,当前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其一,标题表述模糊化。部分创作者为吸引点击,使用“购物”“提升幸福感”等笼统词汇替代具体商品名称,导致用户无法快速识别商品类型。其二,信息呈现不规范。少数商家擅自修改商品标准名称,甚至出现错别字、符号缺失等问题,既影响信息传达准确性,也损害了平台的专业形象。其三,诱导性操作频发。部分账号通过夸大承诺、虚构平台功能等手段诱导点击,更有甚者将与视频内容完全无关的商品挂载至锚点,例如标题标注“开心果零食”却未在视频中展示相关商品,甚至出现“汽水音乐歌单”与实物商品错配的荒诞现象。
这些行为直接导致用户体验断层。用户反映,在浏览带货视频时,常因标题与内容不符产生困惑,部分诱导性操作更引发对平台信任度的质疑。某消费者表示:“点击‘小黄车’后发现商品与视频毫无关联,这种体验让人非常失望。”
针对上述问题,平台已启动全面治理措施,并明确三项合规标准:锚点标题必须精准标注商品或服务名称,杜绝模糊表述;视频内容、锚点标题与商品详情页需保持高度一致性,确保“所见即所得”;严禁通过误导性话术或虚假承诺诱导点击,所有操作必须尊重用户自主选择权。目前,平台技术团队已升级审核机制,通过语义分析、图像识别等技术手段,对违规内容进行实时拦截。
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强调,商品锚点不仅是交易入口,更是构建用户信任的关键纽带。平台将通过“技术+人工”双审核模式,持续净化电商环境。数据显示,治理行动开展一周内,已处理违规账号1200余个,下架问题商品超3000件,用户对带货视频的信任度回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