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消费市场缓慢复苏与行业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下,传统酒企普遍面临转型挑战。泸州老窖凭借战略主动性与创新实践,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亮眼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164.54亿元,归母净利润76.63亿元,成为行业逆势增长的标杆案例。其核心突破在于提前布局低度化与年轻化赛道,其中38度国窖1573单品销售额突破百亿元,成为白酒行业首个现象级低度产品,标志着产品结构优化迈入新阶段。
产品结构升级是泸州老窖逆势增长的关键支撑。数据显示,中高档酒类产品贡献了150.48亿元营收,占比超91%。国窖品牌通过“全国覆盖+海外拓展”双线并进,在国内市场实现深度渗透的同时,加速布局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泸州老窖系列则采取“核心市场精耕+新兴市场突破”策略,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值得关注的是,38度国窖1573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仍保持增长,这得益于企业十年前启动的低度酒技术研发项目。通过攻克酿造工艺优化、风味物质保留等难题,泸州老窖成功解决低度酒“水感重”“香气弱”的行业痛点,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
消费代际更迭是驱动战略转型的核心变量。新兴消费群体对白酒的需求呈现“场景化”“低门槛”特征,与传统客群形成鲜明对比。泸州老窖选择主动适应这一变化,通过降低酒精度数拓宽饮用场景,以年轻化营销激活新消费群体。38度国窖1573的爆发式增长,不仅验证了市场对低度产品的接受度,更凸显“传统市场深耕+新兴市场开拓”双轮驱动策略的有效性。这种布局使企业在行业周期波动中构建起抗风险屏障,形成传统与新兴市场互补的良性循环。
年轻化战略已从品牌传播层面延伸至消费习惯培育。随着健康消费理念普及,低度酒因其适配社交聚会、餐饮搭配等场景,成为年轻人接触白酒的入口。泸州老窖通过跨界联名打破品牌固有印象,与潮流文化、艺术展览等领域深度合作,塑造多元化品牌形象;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创意互动,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增强与年轻群体的情感共鸣。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培育市场+提升品鉴”的策略具有长期价值,当年轻消费者形成品牌忠诚度后,其消费生命周期将为企业提供稳定增长动力。
泸州老窖的转型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中国酒业协会最新报告显示,“年轻化”已成为酒业发展的核心趋势,1985-1994年出生的职场新人成为细分市场突破口。近期,多家酒企密集推出低度新品,印证了这一战略方向的正确性。作为先行者,泸州老窖正深化战略布局:一方面扩大低度产品矩阵,针对不同消费场景推出个性化产品;另一方面构建消费生态,通过打造主题酒吧、文化IP活动、线上社交平台等,形成完整的年轻化战略体系。
技术创新将持续赋能低度化发展。泸州老窖计划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提升低度酒的品质稳定性与风味层次感,同时探索低度化与国际化战略的协同路径。从品牌营销到消费习惯培育的进化,体现了企业从流量运营向用户深度运营的思维转变。这种战略调整不仅使企业在行业波动中保持竞争优势,更为传统品牌转型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