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位薛姓鞋商近日陷入了一场直播带货的"杀猪盘"骗局。为冲击销量,他斥资5万元聘请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内蒙老狗"进行直播带货,对方商务团队信誓旦旦承诺:"只要把鞋价压到69.9元,保证爆单,建议备货2万双。"
直播结束后,薛老板查看后台数据时如遭雷击——整场直播仅售出58双鞋,5万元坑位费血本无归。更棘手的是,仓库里价值超百万的2万双库存鞋成了烫手山芋,让他整夜辗转难眠。
该网红事后态度嚣张,面对粉丝质疑竟公然叫嚣:"有本事让警察来抓我啊!商家交了150万服务费,关我什么事?"这种恶劣行径并非个例。黑龙江陶先生曾遭遇更离谱的情况:支付5万元坑位费加20%销售佣金后,直播仅持续1分33秒,主播不仅念错商品名称,最终仅成交1单还被退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7家商户组成维权联盟,累计损失超过百万元。这些网红团队采用"壳公司"运作模式,通过注销公司、更换马甲等方式逃避责任,导致商家维权无门。某维权商户透露:"他们合同里根本不写销量承诺,出事后直接消失,连法人都是临时找的'背锅侠'。"
业内人士揭露了直播带货领域的常见套路:先以低价承诺诱导商家备货,合同中却规避销量保证;直播时通过刷虚假订单、机器人充数制造"热卖3000+"的假象,实际真实交易寥寥无几。某电商平台负责人指出:"现在网红粉丝水分极大,千万粉丝账号可能有90%是僵尸粉,退货率普遍超过70%。"
法律专家提醒,当前直播带货合同存在诸多陷阱:不承诺保底销量、不明确违约责任、数据造假条款隐蔽等。建议商家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写入"未达基础销量按比例退款"等保障条款,并保留直播数据、沟通记录等证据。
这场风波暴露出直播带货行业的深层乱象。某品牌运营总监直言:"把销量寄托在网红身上就像赌博,好产品和服务才是核心竞争力。现在聪明点的商家都在自建私域流量,那些靠虚假流量骗钱的,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加大对直播带货的数据核查力度,重点打击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同时提醒商家:签订合同前务必核查公司资质,避免与"壳公司"交易;直播过程中要实时监控数据,发现异常立即叫停;遭遇欺诈应及时向平台和监管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