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太平洋证券的曹佩与王景宜针对海光信息发布了深度研究报告,题为《业绩持续飞跃,全力打造算力全产业链版图》,并给出了积极的买入建议。
海光信息(股票代码:688041)近期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业绩显著增长。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21%;归母净利润为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样表现强劲,达到10.9亿元,同比增长33%。
特别是在第二季度,海光信息的业绩表现依旧亮眼。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0.64亿元,同比增长41.15%;归母净利润为6.96亿元,同比增长23.1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48亿元,同比增长18.71%。尽管毛利率略有下滑至59.33%,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但这主要是由于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占比增加,以及与之相关的材料成本和摊销费用上升所致。
从多项财务指标来看,海光信息的下游需求保持高景气。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达到60.13亿元,合同负债为30.91亿元,显示出充足的在手订单和积极的备货策略,为未来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达到21.77亿元,同比大幅改善,去年同期为-1.13亿元。
在全球算力需求激增,尤其是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光信息作为国内少数同时具备CPU和DCU双重布局的企业,正迎来国产化和AI化的双重机遇。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美国对华半导体制裁常态化,国产替代趋势愈发明显,尤其是在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据IDC预测,到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2,781.9EFLOPS,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2%。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的整合计划也备受市场关注。双方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实现从芯片到整机系统的垂直整合,形成“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云计算服务”的全栈式能力。这一整合有望显著提升海光信息与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基于上述分析,太平洋证券维持对海光信息的“买入”评级,并给出了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39.49亿元、199.06亿元和269.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8亿元、45.09亿元和63.24亿元。
然而,投资者也需关注潜在风险,包括技术研发进度可能不及预期、供应链稳定性风险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90天内,共有25家机构对海光信息进行了评级,其中20家给予买入评级,5家给予增持评级。机构给出的目标均价为173.54元。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