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携手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共同揭晓了《2025上半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全面而深入地描绘了中国农产品电商行业的最新发展图景。
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轨迹经历了引入期的探索(1991至1999年)和中断期的调整(2000至2002年),自2024年底开始,行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多强并存”阶段。当前,中国作为世界电商领域的领头羊,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网络零售市场的全球首位,快递业务量有望突破2000亿件大关。未来,线上线下融合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国际环境中,俄乌冲突等国际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贸易活动触及十年低点,给农产品电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然而,在国内,稳健的经济表现、上半年GDP增长5.3%、夏粮的稳定生产、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22亿以及物流费用率的下降至14%,为农产品电商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半年,农产品电商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业态特征。期货期权网上交易品种增至47个,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得到了政策的有力支持和模式的创新实践。在B2B交易领域,一亩田等企业积极筹备赴美上市。网络零售、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模式均取得了显著突破,跨境电商虽然活跃,但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重重挑战。行业还展现出政策推动融合、AI助力转型、竞争与合作并存等七大显著特点,仅在1至6月期间,就有超过20部政策文件出台,以规范行业发展。
尽管行业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面临同质化竞争严重、三方关系紧张、大企业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社会认知存在偏差等问题。报告预测,下半年将有更多新政出台,数字农产品电商将朝着规模化、规范化等十大趋势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如加快转型升级、完善监管体系等。
上半年,行业还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多项政策法规的出台、外卖市场“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跨境电商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等。报告附录还预选了下半年可能发生的十件大事,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农产品电商行业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等多个方面均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未来,随着更多政策的出台和技术的广泛应用,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