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工)的换股吸收合并案近日有了新的进展。在9月3日晚间,中国船舶对外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揭示了此次合并的关键细节。
根据公告,本次交易的换股实施股权登记日确定为9月4日。在登记日收市后,所有登记在册的中国重工股东所持有的股票,将按照1:0.1339的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的股票。这意味着,每1股中国重工的股票将转换成0.1339股中国船舶的股票。
公告进一步指出,2025年9月5日,中国重工的A股股票将正式终止上市。此后,中国重工A股股东的股票账户中将不再显示该公司的股票,相应的股票市值也将从投资者的账户总市值中消失。不过,一旦中国重工的股票成功转换为中国船舶的股票,并完成新增A股股份上市的相关手续后,中国重工原A股股东的股票账户中将重新显示中国船舶的股票,市值也将恢复显示。
此次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注销法人资格,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权利和义务都将由中国船舶承继和承接。同时,中国船舶因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所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流通。
中国重工和中国船舶均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中国重工成立于2008年3月,并于2009年12月上市,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等多个领域。而中国船舶的主要业务则包括造船(军、民)、修船、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
回顾去年9月,中国船舶曾发布公告称,正在与中国重工筹划换股吸收合并事宜。今年7月4日,这一交易方案获得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审核通过,标志着A股市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正式落地。随后,在7月18日,该交易也获得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此表示,此次整合不仅是中国船舶集团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关键步骤,更是中国造船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重塑全球市场竞争格局的重要里程碑。
从两家公司最新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来看,合并后的新公司总资产预计将超过4000亿元,使中国船舶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中国重工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6.21亿元,同比增长47.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27.07%。而中国船舶在上半年则实现营业收入403.25亿元,同比增长11.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6亿元,同比增长108.59%。
尽管市场前景看好,但截至9月3日收盘,中国船舶的股价却下跌了2.42%,报37.52元/股,市值为1678.06亿元。这一波动或许反映了市场对于此次合并案的一些短期不确定性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