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居产业正逐步从“机会型探索”阶段迈入“战略型深耕”的新纪元。跨境电商巨头亚马逊提供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家具零售市场规模将接近8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2%,并有望在2029年突破9254亿美元大关。
然而,在这一片蓝海之中,中国家居企业也面临着贸易形势多变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关税波动、全球供应链调整,加之海运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传统价格竞争模式难以为继,企业亟需寻找新的突破口。
为了探寻中国家居产业2025年的出海之路,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浙江安吉的几家代表性家居企业,包括杭州霖生家居、万宝科技和德诺林业。这些企业正通过不同策略应对外部挑战,寻找新的增长点。
北美市场因其庞大的规模和稳定的消费需求,依然是中国跨境家具企业的首选目标。杭州霖生家居创始人宋易霖和万宝科技董事长薛栋均表示,他们的产品设计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北美市场,从面料、材质到产品尺寸,都严格遵循欧美标准。
宋易霖指出,北美作为亚马逊的主战场,流量优势明显,加上欧美消费者对于高客单价和低客单价产品都有稳定需求,使其成为跨境卖家的首选之地。德诺林业跨境电商合伙人熊友聪则补充说,做好海外市场不仅要关注产品本身,更要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通过数据驱动策略调整。
在新兴市场的探索上,这些企业普遍采取了“谨慎试水、精准匹配”的策略。薛栋透露,万宝科技已在中东市场布局两年,通过调研发现沙发类产品表现不佳,但办公软品却有一定市场,因此逐步拓展其他品类。而霖生家居则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市场,主打超大件家具的他们暂时未将中东市场纳入计划,而是将重点放在加拿大等较易突破的市场。
面对全球家居出海竞争的加剧和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工贸一体化与品牌建设成为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万宝科技从工厂转型做贸易,薛栋强调,要实现工贸一体融合,必须懂产品、懂销售,并亲自参与产品运营定位。霖生家居则从跨境电商切入后自建工厂,宋易霖认为,跨境电商与工厂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以需求侧为主导,通过销售数据和消费者偏好决定产品方向。
在品牌建设方面,企业普遍面临从“卖货”到“做品牌”的转型挑战。薛栋表示,品牌建设的核心在于延长产品生命周期,通过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提升,万宝科技已将部分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半年延长至两年。而熊友聪则指出,品牌建设的痛点在于营销创新不足,中国企业需要树立全链条的品牌理念,从前端到后端都注重消费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