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团终于揭晓了其2026财年首季的财务报告,虽然因内部调整而略有推迟,但这份报告依然为外界描绘了一幅关于公司最新运营状况的清晰画卷。截至6月30日,该季度阿里巴巴实现了2476.5亿元人民币的营收,这一数字虽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但增速却因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出售而放缓,创下了近两年来的新低。与此同时,经调整后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A)为3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14%。
在财报公布的节点上,阿里巴巴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组织架构大调整。6月23日,集团CEO吴泳铭宣布,饿了么与飞猪将整合进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直接向该事业群的负责人蒋凡汇报。这一调整不仅重新划分了集团的业务板块,也将财报中的业务数据重新分类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以及其他所有业务四大板块,实质上是对此前提出的1+6+N拆分计划的一次重要调整。
在业绩说明会上,吴泳铭深入阐述了阿里巴巴当前面临的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一是以“AI+云”为核心的科技平台,二是“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这一战略方向的拓展,标志着阿里巴巴正在从传统的电商和云服务领域向更加广泛的业务领域迈进,展现出了从追求短期盈利向注重长期投资转变的坚定决心。
在中国电商集团层面,蒋凡领导下的零售业务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蒋凡采取了优化供应链、提升用户体验的策略。通过严格管理体验分数、调整流量分配机制,清理了一批低质量的供应商,同时加大了对品牌商家的支持力度,如提供佣金返还和站外流量对赌协议等,以增强平台的整体竞争力。尽管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对EBITA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客户管理收入却实现了10%的增长,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
在即时零售领域,淘宝闪购作为阿里巴巴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迅速发展壮大。蒋凡在业绩会上透露,淘宝闪购已经顺利完成了规模扩张的第一阶段目标,接下来将专注于提升单位经济效益(UE)。尽管面临着内部资源整合不畅、线上线下价格体系不一致等挑战,但淘宝闪购仍然通过拉动淘宝日活跃用户数(DAU)增长20%,有效提升了广告和客户关系管理(CRM)收入,并大幅降低了市场营销成本。
随着阿里巴巴进入新的投入周期,一些边缘业务的生存状况也备受关注。财报显示,包括盒马、菜鸟、阿里健康等在内的其他业务,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斑马智行已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而灵犀互娱的汇报线也调整至阿里集团CFO徐宏,这暗示着这些业务可能也有上市计划。通过分拆上市吸引外部资金,既减轻了集团内部的财务负担,又确保了核心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阿里巴巴的这一系列架构调整和业务变革,不仅展现了公司对未来战略机遇的敏锐洞察,更体现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突破和创新的坚定决心。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推进,阿里巴巴在新的财年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