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夏季水果种类的丰富,街边果切成为不少市民消暑解渴的新选择。然而,这种看似便捷美味的食品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风险。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节约成本,可能会将部分霉变的水果处理后继续制作果切。这些水果虽然表面看起来完好,但实际上内部可能已经被微生物污染。据相关机构检测,烂掉的水果整体微生物污染程度极高,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甚至可能含有霉菌和真菌毒素,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除了水果本身的问题,街边果切的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一些商贩在制作过程中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彻底清洁双手、不戴手套,甚至在切水果时看手机,这些都可能将细菌带到水果上。水果不削皮、刀具和砧板不卫生、没有佩戴口罩等问题也普遍存在,进一步增加了食品污染的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街边果切的制作和存放时间往往不明确。一些商贩为了招揽顾客,可能会提前制作好大量果切摆放在摊位上,而这些果切在长时间暴露和高温条件下,细菌数量会迅速增长。据研究显示,鲜切水果在25℃条件下贮藏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在一天内就可能翻倍,存放时间越长,食物中毒风险越高。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街边果切市场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商贩进行严厉处罚,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