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股市交易中,沪深两市经历了一场先抑后扬的V型反弹,全天成交额达到2.97万亿元,相比前一个交易日减少了1948亿元。截至收盘,沪指上涨1.14%,深成指攀升2.25%,而创业板指更是大涨3.82%,表现出色。
从板块表现来看,算力板块全天保持强势,成为市场的亮点。通信ETF收盘时涨幅高达9.33%,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上涨8.68%,科创芯片ETF国泰和集成电路ETF也分别收获了8.67%和7.76%的涨幅,芯片ETF和消电ETF同样不甘示弱,分别上涨7.24%和6.58%,半导体设备ETF则以5.40%的涨幅紧随其后。
据Wind数据显示,这一系列强劲的涨幅背后,有着多方面的消息支撑。其中,英伟达发布的FY26Q2财报尤为引人注目。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预计到本世纪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同时预测中国市场今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并以50%的速度快速增长。
英伟达财报中的网络收入同比增长高达98%,Spectrum-X以太网实现了两位数的环比和同比增长。同时推出的Spectrum-XGS以太网技术设计,更是将不同的数据中心统一为千兆级AI超级工厂,这一创新技术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CoreWeave作为该解决方案的初步采用者,预计GPU到GPU的通信速度将提高一倍,这也进一步验证了通信板块的景气度。
受英伟达财报消息的提振,今日通信和电子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大幅领先于其他行业。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来看,通信行业上涨7.14%,电子行业上涨5.53%,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另一方面,随着A股公司半年报披露进入尾声,无论是北美算力还是国产算力,相关领域的代表性公司在业绩端均有所体现。回顾历年财报季,业绩较好的赛道往往容易形成市场的抱团效应。在当前A股流动性持续宽松、市场大盘表现良好的背景下,AI产业展现出了几个明显的优势。
首先,AI产业趋势明确,商业模式已经成熟。北美云厂商的闭环已经形成,业绩端的高速增长能够反哺资本开支的扩大,同时AI业务的发展短期内算力仍然供不应求,国内的发展节奏也有望持续跟进。其次,AI市场规模较大,且部分环节的市场规模增速仍在上升,为估值提供了较强的支撑。北美四家云厂商第二季度单季资本开支合计逼近千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超过60%,GPU的放量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密集度提升也推高了算力产业链零组件的价值量。
AI产业边际变化明显,国产算力加速发展。北美算力方面,GPU的放量带动了半导体产业链的共同成长;国内方面,半导体产业链持续攻关,突破生产障碍的同时扩产持续推进,国产算力规模放量已指日可待。最后,A股优质资产面临重估,AI产业链或将成为首要关注点。北美算力带动相关环节业绩高增,国产算力相关的半导体产业链条代表我国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有望享受重估红利。
在投资策略上,建议投资者兼顾北美算力和国产算力,同时可以结合网格策略、定投等方式参与行情。对于北美算力方面,通信ETF(515880)以超过75%的占比(截至8月27日)良好地代表了算力硬件的基本面,其中光模块占比超过48%,服务器占比接近20%,光纤占比超过7%。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88)中光模块占比同样超过48%,且具备20cm的弹性,在情绪高涨时或有更佳表现。
对于国产算力方面,建议持续关注半导体四兄弟: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芯片ETF(512760)、集成电路ETF(159546)、半导体设备ETF(159516)。芯片ETF标的指数为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持仓更为均衡;集成电路ETF标的指数为集成电路指数,持仓偏向设计;科创芯片ETF主要在科创板选择优质成分股;半导体设备ETF标的指数为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合计占比超过96%。从弹性上看,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表现尤为突出;若考虑持仓均衡,芯片ETF(512760)也是不错的选择;更看好设计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集成电路ETF(159546);更看好设备的投资者则可以选择半导体设备ETF(159516)。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涉及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投资者应自行判断投资风险并做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