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电话手表进校园引争议,教育局:分类管理是关键!

   时间:2025-08-28 18:01:5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深圳市一所学校的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发声,指出该校超过九成的学生携带电话手表上学,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位家长担忧电话手表对孩子的视力、睡眠及学业造成负面影响,呼吁教育局全面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此类电子产品入校。

家长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电话手表已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变为集游戏、视频、社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设备。这位家长直言不讳地表示,电话手表的娱乐功能让学生沉迷其中,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

龙华区教育局对此事做出了官方回应,指出深圳市目前尚未出台全面禁止电话手表进校园的统一规定。然而,教育局也提出了“分类管理、疏堵结合”的管理原则,旨在平衡家长需求与校园管理。

根据教育局的建议,对于仅具备基础通话和定位功能的电话手表,学校可要求学生进校后交由老师统一保管,禁止在课堂上使用。而对于包含游戏、视频等娱乐功能的电话手表,则参照手机管理要求,限制其带入校园。为满足家长与孩子的联系需求,学校可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和班主任热线。

这场关于电话手表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现代育儿的三重困境。在双职工家庭普遍的深圳,电话手表成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安全绳”,其实时定位和紧急呼叫功能为家长提供了必要的安心。然而,这也给老师增加了管理负担,原本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还需负责保管手表和监督使用。同时,功能繁多的智能手表对孩子构成了巨大诱惑,自制力较弱的孩子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育局在回应中提出的分类管理方案,被认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它承认了基础型电话手表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又有效遏制了娱乐型智能手表在校园内的蔓延。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既保障了亲子间的必要联系,又维护了校园秩序。

为了进一步推进这一方案,龙华区教育局承诺将细化校园智能终端产品管理指引,加强学校执行情况的监督,并推动企业优化产品功能,减少非必要的娱乐设计。这一举措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专注的学习环境。

实际上,全国多地的中小学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些学校采取了“入学即收、放学即还”的统一管理方式,而有些学校则明确规定只允许携带基础款电话手表,智能款手表不得入校。这些措施的实施,体现了学校在应对智能设备挑战时的智慧与决心。

在智能设备无处不在的时代,如何为孩子守护一片专注学习的净土,成为了现代教育必须面对的命题。简单的一刀切禁止或许能暂时解决问题,但分类指导、疏堵结合才是更为长远和有效的解决之道。家长的教育焦虑需要被理解,学校的教学秩序需要被维护,孩子的成长环境更需要被保护。这三者之间的平衡,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关于孩子是否应该携带电话手表上学的问题,社会各界看法不一。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