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公司正考虑出售其旗下的英国最大咖啡连锁品牌Costa咖啡,这一消息由英国天空新闻独家披露。据悉,可口可乐已与投资银行拉扎德展开合作,对Costa咖啡的潜在出售进行评估。
据知情人士透露,可口可乐已与少数潜在买家进行了初步接触,这些买家包括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预计在今年初秋,这些买家可能会提交初始报价。然而,目前出售决策尚未最终确定。
此次出售若成行,可口可乐或将面临重大财务损失。据英国分析师指出,Costa咖啡的当前估值可能仅为2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92亿元),远低于可口可乐2018年收购时支付的39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76亿元)。这意味着,可口可乐可能因出售Costa咖啡而损失近1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50亿元)。
早在今年7月,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昆西就曾暗示过Costa的出售计划。他表示,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Costa咖啡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
自2018年被可口可乐收购以来,Costa咖啡虽然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4000家门店,但业绩增长并不理想。根据Costa咖啡提交给英国公司的最新账目,2023年其收入为12.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18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9%,但仍低于可口可乐接管前的13亿英镑。
在中国市场,Costa咖啡自2020年以来也面临关店潮。截至2024年底,Costa咖啡在中国仅剩389家门店,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南昌、青岛等城市已难觅其踪迹。
Costa咖啡的困境并非个例。近年来,中高端咖啡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严峻挑战。例如,美国皮爷咖啡也频繁陷入倒闭风波,其多家标志性门店陆续关闭。同时,星巴克也在考虑出售其中国业务,以应对激烈竞争和市场压力。
国内咖啡市场的竞争同样日益激烈。平价咖啡品牌的崛起,如“9.9咖啡价格战”的兴起,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使得中高端咖啡品牌面临客流分化、市场空间受挤压的困境。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中国精品咖啡市场增速已从2023年的25%降至2025年的12%。
面对这一挑战,中高端咖啡品牌开始寻求差异化竞争策略。一些品牌通过拓展更加灵活的消费场景,如星巴克在玉龙雪山开出中国最高海拔门店,以及Manner咖啡采用“窗口店+外带”的小店模式,以降低租金成本并扩大市场份额。
一些品牌还将“精品”概念具象化,通过提供开放式吧台、标注咖啡豆产地和风味等元素,以及推出咖啡课堂等方式,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和品牌粘性。这些策略旨在将“精品”二字转化为可感知、可信任的价值,从而开拓出全新的增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