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宇航”),这家致力于商业航天的企业,近日在港交所披露易官网上更新了其招股说明书,标志着该公司正再度冲刺港股市场,力图成为“商业航天第一股”。此次更新距其首次递交招股书失效仅数月。
国星宇航在最新的招股书中,不仅展示了其作为中国最早研制及发射AI卫星的商业航天公司的身份,还透露了新增的9个月业绩数据,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招股书,公司在近两年内的收入均超过了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6.6%。
自成立以来,国星宇航在AI卫星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公司不仅发射了中国第一颗AI应用卫星和第一颗AI智算卫星,还在2025年5月成功发射了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将12颗计算卫星送入轨道。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发射27颗卫星,其中21颗为AI卫星,在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一。
在财务表现上,尽管国星宇航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但其营业收入及毛利润均呈增长趋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77亿元增长至5.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显著。然而,与此同时,公司的净亏损也在逐年扩大,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和技术提升。
国星宇航的创始人、董事长陆川是一位拥有丰富人工智能、航天及通信工程研究经验的80后。他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并在该校多个职位任职。陆川于2018年成立了国星宇航,并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长,负责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重大业务决策以及监督管理系统的运作效率和产品研发工作。
尽管面临亏损,但国星宇航对未来充满信心。公司表示,随着AI卫星技术的进步和客户订单的增加,以及制造流程的成本效益强化和批量化制造带来的规模经济,AI卫星业务的盈利能力将有所改善。公司还计划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建设深圳中心、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以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佼佼者,国星宇航的发展备受瞩目。此次港股冲刺不仅是对公司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期待。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国星宇航凭借其在AI卫星领域的领先地位和不断增强的商业化能力,有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