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连线》杂志发布了一篇引人深思的报道,揭示了斯坦福大学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对美国就业市场影响的最新研究。研究表明,AI正悄然改变着职场格局,特别是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言,软件开发和客户服务等领域的就业之路显得愈发艰难。
具体而言,研究指出在软件开发、客户服务等行业中,22至25岁年龄段的员工就业率下降了16%。这一现象在会计、开发人员以及行政助理等岗位尤为显著,这些岗位通常被视为最易受AI技术冲击的领域。在过去三年内,这些岗位的新入职员工就业率下降了13%,而相比之下,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就业情况则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好转。
然而,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并非全然负面。研究同时发现,一些看似易受AI影响的岗位,如翻译,近年来反而出现了就业机会的增加。低技术岗位如护理助理的就业趋势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一发现挑战了人们对于AI必然导致岗位消失的固有观念,揭示了AI对劳动力市场的复杂影响。
该研究的背后,是经济学家埃里克·布林约尔松与斯坦福数字经济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他们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了AI技术如何重塑就业市场。特别是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编程、心理治疗等多个领域,不断推动着行业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还发现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经验和技能水平,而非岗位类型本身。在采用生成式AI技术的行业中,经验丰富的员工由于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不可替代性,因此更不容易被替代。这一发现与软件开发者的观点不谋而合,即那些重复性高、易于自动化的工作,如编写连接API的代码,更容易受到AI技术的冲击。
尽管AI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岗位的减少,但研究同时指出,至少到目前为止,AI并未对整体薪资水平产生负面影响。这一发现为那些担忧AI技术将导致收入下降的劳动者提供了一丝慰藉。
斯坦福大学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AI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它揭示了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的职场未来,提醒我们在享受AI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就业结构变化,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