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上市险企纷纷步入中期业绩披露期,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平安”)于8月26日率先发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成绩单。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达到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则为680.47亿元。
在行业面临预定利率下调和低利率环境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平安的半年报备受瞩目。作为首家披露业绩的A股上市险企,中国平安的答卷展现了其稳健的经营态势。
在分红方面,中国平安继续保持了其慷慨的传统。该公司已连续13年增加分红,此次中期分红再度提升,每股现金股息为0.95元,同比增长2.2%。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公司的财务稳健性,也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有助于稳定股价并树立积极的资本市场形象。
面对上半年债市整体走弱和股市箱体震荡的市场环境,中国平安的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表现稳健。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中国平安近10年的平均净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稳定在5.0%和5.1%。
在投资策略上,中国平安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平衡配置价值型和科技成长型资产,以追求稳定的长期回报。在固定收益方面,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逢高配置利率债,并通过交易型固收产品增厚收益。
在核心业务方面,中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继续发挥支柱作用。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达到223.35亿元,新业务价值率也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代理人渠道和银保渠道的强劲表现。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银保渠道更是实现了168.6%的大幅增长。
资深精算师分析指出,新业务价值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预定利率下调后保单负债成本的降低,以及公司重点推广的分红险产品;另一方面也与各渠道费用成本的降低有关。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保险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增强,也是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表现优异的原因之一。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中国平安继续加大AI技术的应用力度。公司数据库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包括近2.47亿个人客户信息和超3.2万亿高质量文本语料等。上半年,大模型调用次数达到8.18亿次,应用场景超过650个。这些应用不仅优化了业务流程,还创新了服务模式,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
在AI应用场景中,平安寿险的闪赔占比达到59%,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覆盖了80%的客服总量。AI智能体还辅助销售了661.57亿元的保险产品。这些应用不仅降低了客户服务成本,还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在银发经济时代,中国平安积极布局“保险+康养”生态体系,将养老金融作为新的增长点。上半年,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公司还打造了旗舰互联网医疗平台和自营医疗机构,提供全场景、全周期、全生态的医疗服务。
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好医生已推出AI医疗产品矩阵,精准诊断覆盖超1万种疾病,诊疗准确率达93%。平安寿险健康管理服务已覆盖超过1300万客户,居家养老服务也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这些布局不仅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和一站式体验,还为公司的康养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