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蚂蚁基金的上半年业绩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恒生电子公布的年报,蚂蚁基金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显著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具体来看,蚂蚁基金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92.5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75.54亿元相比,增长了22.46%。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净利润表现,达到了4.3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60.66%。这一成绩几乎追平了蚂蚁基金去年全年4.5亿元的净利润,显示出其强劲的盈利能力。
蚂蚁基金的这一业绩表现并非偶然。今年上半年,市场行情回暖,公募基金总管理规模首次突破3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股票型基金的新发数量和发行规模均达到了四年来的新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蚂蚁基金凭借其在代销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蚂蚁基金还推出了“指数+”平台,将场外指数增强基金作为业务重点。这一举措不仅顺应了基金公司的布局趋势,还通过提高管理费率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同业相比,蚂蚁基金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均遥遥领先天天基金,显示出其在代销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除了蚂蚁基金本身的表现外,其净利润率的提升也备受关注。今年上半年,蚂蚁基金的净利润率达到了4.69%,较去年年底的2.76%有了显著提升,创下了历史第二高的纪录。这一变化不仅让蚂蚁基金的盈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让外界对恒生电子的资产价值更加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基金的流动资产和负债数据也透露出其经手金额的巨大。截至今年上半年,蚂蚁基金的流动资产期末余额达到1534.29亿元,公司资产总规模达到1535.3亿元,增速均超过60%。而流动负债和负债合计也达到了1500亿元以上,显示出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
蚂蚁基金的业绩增长也带动了恒生电子旗下其他公募链条上子公司的业绩提升。例如,为公募提供系统的供应商赢时胜信息,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减亏;为公募提供数据服务的软件公司恒生聚源数据服务,也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些“卖铲子”的公司在市场行情好转和基金公司业务布局开垦的背景下,受益颇多。
另外,银行的中收数据也反映出代销基金业务的盈利变化。以平安银行为例,虽然代销非货公募基金规模同比下降了38.3%,但财富管理手续费和代理个人基金收入却分别实现了12.8%和4.7%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加强了含权类产品配置引导,推出了多梯度精选固收+、均衡偏价值风格主动权益等产品,并联动线上线下积极布局指数型产品,从而提升了代销基金的盈利性。
展望未来,随着市场行情的持续好转和基金公司业务布局的深入开垦,蚂蚁基金及其相关产业链上的公司有望继续受益。同时,随着浮费基金的获批与发行常态化,恒生电子旗下的软件公司也有望进一步推高其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