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的深入,加密货币领域的一个普遍共识逐渐浮现:尽管比特币价值已跃升至10万美元以上,整个数字资产行业的普及与应用仍处于萌芽阶段。这一观点在加密社区中颇为流行,反映了行业内外对于数字资产实际采纳速度的审慎态度。
摩根士丹利近期针对金融领域新秀进行的一项调查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观察。在北美,该投行于6月中旬至下旬调研了500多名暑期实习生;在欧洲,同样范围的调查覆盖了147名实习生。结果显示,尽管拥有或使用加密货币的实习生比例从去年的13%小幅增至18%,显示了一定的增长趋势,但仍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5%)对此类资产持冷漠态度,尽管这一比例较去年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对数字资产感兴趣的实习生比例略有上升,从23%增加到26%。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比特币已通过推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获得华尔街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广泛的兴趣缺失”依然显著。据统计,自去年亮相以来,11只现货比特币ETF已吸引了537亿美元的投资者资金,以太坊ETF则吸纳了124亿美元。企业正积极将这两种资产纳入其资产负债表,比特币和以太币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后者更是在上周五创下4800美元的新纪录。
在人工智能领域,未来的金融界领袖展现出了明显的接纳态度。调查显示,96%的美国实习生和91%的欧洲实习生表示,他们至少偶尔会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受访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易于操作”。然而,88%的实习生也承认,这项技术在“准确性”方面仍有待提升。这一广泛的采用趋势与华尔街对科技的热情相呼应,预计今年“科技七巨头”将在资本支出和研发上投入高达6500亿美元。
调查还揭示了实习生们对于人形机器人——一种旨在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的浓厚兴趣。超过60%的美国实习生和69%的欧洲实习生表示,他们有兴趣在家中拥有一款人形机器人,并认为这类机器人将有“切实的应用场景”,甚至可能取代人类的部分工作。然而,对于人形机器人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受访者持谨慎乐观态度。具体而言,仅有36%的美国实习生和24%的欧洲实习生认为,类人机器人将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销售额将超过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包括了供应链、维修、维护和支持网络等各方面的收入。该投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类人机器人仍处于研发阶段,但预计到2050年,其数量可能超过10亿,其中90%将服务于工业和商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