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算力竞赛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战场之外,A股市场上的一块小小电路板(PCB)正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中信PCB指数自4月低点以来,最大涨幅已超过140%,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今年以来,A股PCB板块表现强劲,近20只个股涨幅超过一倍。伴随着市值的大幅增长,头部PCB产业链公司的业绩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这一轮行情的主要推手无疑是AI。在AI浪潮的推动下,算力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为PCB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那么,PCB板块行情发力的主要逻辑是什么?行情是否具有持续性?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持续上涨后,是否存在局部泡沫?中长期来看,PCB板块的产业趋势和配置价值又如何?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基金经理。
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任桀表示,今年以来,全球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算力需求的持续高涨,中国厂商在光通信和PCB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认为,这轮行情具备戴维斯双击的潜力,特别是模型/应用与算力形成的闭环,将显著加强市场对PCB板块中期盈利持续性的预期。
平安鼎越混合基金经理林清源则认为,本轮行情的最强催化剂是AI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AI服务器对PCB的要求在“量”和“价”两个维度上都实现了跃升,层数增加、材料升级以及加工难度的提高,共同推动了AI服务器用PCB单价的大幅提升。他对本轮行情的持续性抱有信心,认为AI基础设施建设是未来数年的全球科技主线。
上银混合发起式基金经理赵治烨和惠军指出,从调研情况来看,这轮PCB行情确实有其坚实的产业逻辑。AI算力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是核心驱动力,特别是GB200等AI服务器对高端PCB的需求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他们认为,从持续性来看,关键要看海外云厂商的资本开支能否持续上调以及国内企业的产能释放节奏。
德邦基金基金经理雷涛表示,今年以来,全球AI逐步进入以推理需求为主的商业化闭环新阶段,算力投入持续增长。PCB作为中国厂商的擅长领域,迎来了收入水平和盈利能力的双重提升,有望持续受益于全球AI发展红利。他认为,行业景气上行叠加上市公司的业绩高兑现度,继续看好PCB板块行情。
对于当前板块的估值情况,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虽然近期板块涨幅较大,但对应后续的盈利预期,当前板块PE并不高。市场并非在对整个PCB板块进行无差别炒作,而是在为那些能够切实分享到AI红利、拥有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的公司的“确定性”支付溢价。从已公布的中报来看,行业向好的信号非常明确,盈利能力质变、对未来信心增强等都是积极的信号。
中长期来看,PCB行业的成长逻辑也非常清晰。随着算力需求的不断提升,PCB正在向更高层数、更先进材料的方向演进。同时,除了PCB板块,消费电子领域端侧AI硬件创新等方向也值得关注。例如,全景相机、消费级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出现了小爆款,AI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终端,手机侧AI能力的落地也值得期待。
在投资策略上,基金经理们普遍采用“产业趋势+安全边际”的双重标准。他们重点关注已经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技术壁垒较高、估值相对合理的龙头企业,同时也不忘挖掘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总体而言,他们对PCB及消费电子板块中长期的表现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