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夕前夕的八月,关于“一猫一狗,两人,三餐四季”的生活模式在年轻人中热议不断,“宠物家人”的概念已成为他们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这一趋势推动国内消费市场中,“它经济”持续繁荣,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之一。
宠物行业的产业链已从传统的食品用品扩展到智能穿戴、AI诊疗、宠物殡葬等多个领域。市场竞争格局也从外资主导逐渐转变为国货崛起,消费理念也从简单的饲养转变为更深层次的情感寄托。
天猫近期在上海举办的宠物品牌CEO私享会上,公布了多项行业核心数据。自2021年宠物行业升级为一级类目后,连续四年保持双位数增长,年度购买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整体年成交规模超过500亿元。
在这场“它经济”的浪潮中,国产品牌凭借崛起的力量、科技的赋能以及情感消费的升级,正在书写宠物行业的新篇章。同时,下沉市场的两极分化也促使宠物消费呈现出结构性变革。
过去,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为国际巨头提供代工服务或依靠性价比抢占市场份额。然而,近年来市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方面,年轻人与银发族的崛起,以及情感因素推动宠物消费高端化,年轻群体热衷科技智能产品,银发族则更关注功能性产品。另一方面,下沉市场潜力逐渐显现,地域定制需求同步爆发,品牌通过C2M模式开发“地域专属粮”。“专宠专用”需求的兴起,使得健康管理成为宠物消费的重要一环。
中国宠物消费市场在人群结构下沉化、需求场景精细化、健康管理全程化三大趋势的推动下,行业生态与发展逻辑得到了重塑。宠物消费升级不再是高线城市的专属,县域银发族的消费抢跑、年轻人对智能用品和定制粮的热衷、预防医学需求的觉醒,共同构筑了一个分层立体、总量跃迁的新市场。
国产品牌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通过技术研发突破外资品牌长期占据的高端市场。中宠股份、乖宝宠物等国内头部企业开始摆脱“代工厂”标签,发力自主品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同时,这些企业还投入重金构建研发体系,通过科技赋能产品创新,打造专属数据库成为竞争壁垒。
智能硬件领域也取得了不断突破,星联未来首发AI+卫星通讯宠物可穿戴设备,必康的动物DR设备国内装机量突破2000台。港股市场的朝云集团通过“产品+服务”模式建构宠物产业链闭环,旗下多个品牌持续进攻中高端市场。
尽管国产品牌在技术突破与品牌升级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面临供应链安全、国际巨头反扑以及市场分层加剧的挑战。随着行业从爆发式增长转入精细化竞争,一场围绕核心技术、全球布局与价值链掌控力的深度洗牌正在到来。国产品牌若想真正穿越周期,必须构建全球化的供应链与研产销网络。
原材料成本的波动也在持续考验宠物行业相关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为了对冲原料波动,头部企业纷纷在海外建厂,中宠股份在美国的第一工厂已完成技术改造,第二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乖宝宠物在泰国新建的生产研发中心也已正式开工。
在天猫500亿成交额的背后,宠物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发展。未来,谁能在技术、供应链和用户层面构建核心优势,谁将在这一万亿级赛道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