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中,科创板的人工智能领域近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8月21日,科创人工智能ETF(代码589520)在盘中实现了2.5%的拉升,并最终以0.82%的涨幅收盘,这一表现不仅延续了其日线四连阳的势头,更刷新了自上市以来的新高。
从个股表现来看,科创板中的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股价走高。其中,芯原股份的涨幅超过了5%,晶晨股份和寒武纪的涨幅也均超过了4%,奇安信和云天励飞等股票也跟随上涨。这些个股的优异表现,为科创人工智能ETF的整体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拉长观察周期,自今年4月8日以来的低点至今,科创人工智能ETF的标的指数累计上涨了43.45%。这一涨幅不仅超过了科创50指数(24.24%)和科创综指(41.38%)等科创板宽基指数,也超过了科创芯片指数(34.20%)等细分行业指数。这样的表现,无疑彰显了人工智能领域在科创板中的独特魅力和增长潜力。
对于科创人工智能方向近期的大涨,市场分析师给出了多个投资逻辑。首先,从历史规律来看,单边上涨行情中,启动较早且调整完成较早的主线往往能够开启第二波涨幅。AI领域在经历了3月至5月的调整后,近两个月开始缓慢抬头,筹码沉淀到位且长期逻辑仍在,因此有望再次成为市场的主线。
其次,科创板补涨的逻辑也不容忽视。国家层面持续强调AI与制造业、金融、医疗等行业的深度融合,AI已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随着科创板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科创成长层的设立,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行情,特别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企业。
再者,国产替代的逻辑也是推动科创人工智能领域上涨的重要因素。面对外部压力和技术封锁,国内企业正加速推进国产替代,特别是在AI芯片等领域。这不仅有助于国内企业把握产业发展机遇,实现产业升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机会。
端侧AI的大发展也是推动科创人工智能领域上涨的重要动力。随着华为、小米等大厂涌入AI眼镜等端侧AI领域,端侧AI正从“辅助工具”进化为“自主智能体”。具身智能与AI的融合将催生万亿级市场,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终端落地在即,为端侧AI硬件带来了巨大的换机需求。
最后,技术突破也是推动科创人工智能领域上涨的关键因素。随着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正从“工具”向“生产力”升级。同时,下半年AI产业预计将迎来密集事件催化,包括苹果秋季发布会、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等,这些都将为AI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此背景下,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作为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重要工具,其高弹性和进攻性备受投资者关注。该ETF涨跌幅限制为20%,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其中半导体行业权重占比近一半。同时,该ETF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成份股均是各细分环节中的佼佼者,有望受益于端侧芯片/软件AI化进程的提速。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到,基金投资有风险,科创人工智能ETF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投资者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谨慎评估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