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新能源车险“出海”助力汽车产业全球布局

   时间:2025-08-21 04:02:43 来源:商业观察杂志社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德国的一位中国车主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提到在德国购买的比亚迪元PLUS车型的保费约为1100欧元,相较于之前购买的大众ID.3车型,保费高出210欧元。这一差距引起了广泛关注,反映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中面临的保险难题。

这并非个例,在海外购车论坛上,不少车主都表达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投保难、保费贵的困扰。这些反馈揭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过程中,服务生态的同步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车企们开始更加重视海外服务体系的本地化建设。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攀升,这对新能源汽车海外保险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海外车主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投保时,普遍遭遇保险公司拒保或保费高昂的问题。

例如,一位英国车主在尝试为比亚迪海狮07EV投保时,被当地保险公司拒绝,理由竟是“零件供应不足,维修困难”。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车主的购车体验,也制约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面对这一困境,国内保险机构开始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多种模式为中国汽车产业“生态出海”赋能。中国太保产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险企纷纷与海外保险公司及国内新能源车企达成战略合作,成功实现了泰国等市场的新能源车险保单落地。

中国太保产险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车险“出海”不仅补齐了车企境外全链路保障的重要一环,也为境内险企境外保费创收开辟了全新路径。同时,国内保险公司成熟的数字化定价模型在海外市场验证优化后,可以反哺本土产品创新,推动全球保险标准协同。

然而,车险“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国内险企在承保海外保单时,面临着市场监管环境差异、服务链断层、服务网络缺失等多重挑战。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险企们正在探索多种路径。

有的险企通过与海外保险公司合作,实现风险保障与技术支持的输出;有的则采取“全球资源本土适配”的协同模式,助力新能源车险“出海”。一些车企还通过设立自保公司的方式,提升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能力,为新能源车险“出海”提供有力支持。

尽管险企们正在积极尝试承保海外保单,但承保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提升。未来,更多险企的参与以及深化与车企的协同合作,将是推动新能源车险“出海”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车险“出海”不仅对中国车企国际化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保险机构开拓了增量市场。然而,要真正打通汽车产业“生态出海”路径,仍需各方持续努力,共同应对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