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盒马X会员森兰商都店发布了一则闭店公告,宣布该门店将于2025年8月31日后停止线下营业。尽管线下服务即将终止,但公告指出,原配送范围内的会员仍可通过盒马APP继续享受线上购物与配送到家服务。
这一消息标志着盒马X会员店的所有门店均已停止营业。自去年5月以来,盒马在北京、南京、苏州及上海等地的会员店陆续关闭,这一连串的调整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回顾盒马X会员店的发展历程,2020年10月,首家门店在上海浦东森兰开业,定位仓储式会员制业态,旨在吸引中产家庭与高端消费群体。作为盒马鲜生业务之外的全新尝试,盒马X会员店一度被视为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1年,盒马X会员店加速扩张,6月进军北京市场,随后在年底至次年年初的一个多月内,新增4家门店,覆盖多个一线城市。截至2023年10月,全国范围内共开设10家门店,形成了初步布局。然而,好景不长,自2023年起,盒马X会员店开始调整战略,会员续费入口暂停,门店陆续关闭。新任CEO严筱磊上任后,更是明确提出了聚焦盒马鲜生和社区折扣店的双核心战略,会员店业务逐渐被边缘化。
实际上,不仅仅是盒马,国内企业在会员店赛道的尝试普遍面临挑战。去年8月,来伊份全国首家仓储会员店在上海开业,作为零食品牌涉足会员店的首次尝试,一度备受瞩目。然而,一年过去,来伊份会员店并未掀起太大波澜,也未见进一步的规模扩张。
国内企业做会员店之所以门槛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会员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极致的供应链效率和差异化商品,这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山姆等国际品牌通过全球直采和自有品牌研发,在商品供应上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即便是山姆这样的行业巨头,也难免因商品供应问题引发会员不满。例如,山姆近期上架的一款好丽友派产品,就因包含大众品牌而非独家研发商品,引发了部分会员的质疑和不满。
另一方面,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以“免费入场、薄利多销”为主,消费者对预付会员费的接受度有限。许多消费者对山姆等会员制商超的模式表示不理解,认为购物还需支付入场费不合理。这种消费习惯与付费会员模式之间的错位,进一步增加了国内企业开设会员店的难度。
华经产业研究院指出,中国市场仓储会员超市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虽然持续增长,但仍聚焦在少数企业之间。面对山姆等国际品牌的强势竞争以及国内消费者习惯的挑战,国内企业在开设会员店方面仍需不断探索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