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80岁董事长冯裕才:40载磨一剑,达梦数据终上市敲钟!

   时间:2025-08-20 18:57:31 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福布斯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最佳CEO榜单中,一位80岁高龄的企业家吸引了广泛关注,他就是达梦数据的创始人冯裕才。与马化腾、雷军等科技巨头并肩,冯裕才以其不凡的创业历程和卓越成就,成为榜单上的独特风景。

2024年6月12日,上交所科创板迎来了一场特别的上市仪式。随着交易大厅显示屏上的数字倒数至“1”,冯裕才沉稳地挥锤响钟,达梦数据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这一刻,距离他踏上创业之路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拼了四十年,不差这几秒”,冯裕才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从容与坚持。

冯裕才,1944年生人,与任正非、柳传志等商界巨擘同岁。他的前半生是一名大学教授,直到年近六旬才毅然决定下海创业。达梦数据的上市,不仅标志着他个人职业生涯的辉煌时刻,更在国产数据库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数据库作为数字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这一领域一直被甲骨文等国际大厂所垄断。冯裕才深知,要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才能打破这一局面。他坚信:“人家封锁技术的两弹一星和芯片,我们都能搞出来,反而是开源的,会让我们放松警惕、受制于人。”

达梦数据在冯裕才的带领下,不断推出重磅产品,填补了国产高端数据库的空白。近年来,在金融、电信等重点领域,达梦数据稳步推进国产化替代,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达梦数据凭借事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荣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被誉为数据管理领域的“小华为”。

冯裕才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人生充满了偶然与转折。年轻时,他曾梦想成为一名导弹工程师,却因时代原因未能如愿。军校的经历锻炼了他的意志和体魄,也为他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七十年代,冯裕才在华中工学院任教期间,接触到了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从此走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1978年,冯裕才在武钢参观学习时,亲眼目睹了日方为了防止核心技术外流而焚烧资料的场景。这一幕深深刺痛了他,也坚定了他要掌握核心技术的决心。此后,他带领团队潜心钻研数据库技术,翻译了大量国外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1988年,冯裕才团队的研发成果“汉字关系数据库系统”(简称CRDS)通过了行业鉴定,成为我国第一个自主版权的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型。这一成果引发了行业轰动,也为达梦数据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公司成立的初期,达梦数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国外数据库巨头的涌入,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03年,在“863计划”的数据库测评中,达梦数据出人意料地排在倒数第一。这一结果让冯裕才和他的团队倍感压力。他们深知,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扭转局势,公司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在生死攸关之时,冯裕才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他们坚定地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集中全部技术力量攻克难关。经过七个月的艰苦研发,达梦数据自主研发的DM4数据库在2004年的测试中震惊全场,不仅战胜了其他几家基于开源代码的数据库,而且性能表现与同期的微软SQL Server 2000基本相当,明显优于Oracle的产品。

这一胜利让达梦数据在业界崭露头角,也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此后,国家电网、中国航信、中国人寿等大型企业纷纷成为达梦数据的客户。达梦数据也借此机会吹响了国产数据库进攻高端领域的号角。

如今,达梦数据已经成为国产数据库领域的佼佼者。然而,对于冯裕才来说,上市并不是故事的终点。他深知,数据库技术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IBM、甲骨文等国际巨头已经在这个领域耕耘了几十年,而达梦数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未来,冯裕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他说:“数据库是漫长的积累,我现在想的不是退休,而是达梦5年后会在哪儿。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的世界级数据库,哪怕要‘孤独’地走下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