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海拍客负债20亿,雷军加持也难掩财务困境,港股IPO能否成救命稻草?

   时间:2025-08-20 18:56:28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母婴电商平台海拍客近期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意图通过资本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根据招股书披露,海拍客在低线城市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的B2B2C交易与服务平台中,以10.1%的市场份额稳坐头把交椅。

海拍客的创始团队源自阿里巴巴,其背后资本力量同样不容小觑。从天使轮到A轮、B轮融资,均有小米创始人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参与。2019年末,海拍客更是完成了由高瓴资本等投资机构参与的1亿美元融资,累计融资额近2亿美元。然而,尽管身为行业领头羊,海拍客的财务状况却并不乐观。

招股书数据显示,海拍客在近三年间,仅在2022年实现盈利101万元,其余两年均陷入亏损,累计亏损额高达1.35亿元。更令人担忧的是,其2024年的净负债规模激增至20.01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350%,财务杠杆风险显著。这一连串的数字不禁让人质疑,手握近2亿美元融资的海拍客,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

海拍客自2015年成立以来,便精准定位三线以下城市的母婴市场,通过B2B2C电商模式,成功打通了低线市场的供需两端。然而,随着大型电商平台加速下沉渗透,以及区域性母婴连锁品牌的崛起,海拍客的市场优势逐渐受到挑战。在行业竞争壁垒尚未构筑的背景下,IPO成为了海拍客缓解负债压力、改善资金链状况的迫切选择。

海拍客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其强大的创始团队和资本支持。创始人赵晨曾在阿里巴巴工作9年,负责天猫国际业务;首席运营官徐虹也在阿里有着丰富的运营经验;对外合作部总监吴涛同样出身阿里。这样的背景使得海拍客在早期便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财务压力的增大,海拍客的资金链逐渐紧张。

从业务层面来看,海拍客的自营业务毛利率持续处于低位,拉低了整个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毛利率超90%的数字平台业务相比,自营批发业务的毛利率不超过20%,自有品牌业务毛利率也仅为36.5%。2022年至2024年间,自营业务占比从60.4%上升至77.7%,导致综合毛利率从43.9%持续下滑至32.5%。

海拍客还面临着大型电商平台的强烈压制。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在母婴市场的渗透持续加深,不断压缩垂直电商的生存空间。海拍客尽管在低线城市有着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全品类电商平台的强势冲击下,其业务扩张也暗藏隐忧。

更为严峻的是,海拍客在业务发展中还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其宣称的29万家注册门店存在灰色注册链,有社交平台流传着“无需营业执照,P图伪造门店信息”的灰色服务。同时,海拍客还因假货风波频繁陷入争议,消费者对假奶粉、伪劣母婴用品等质量纠纷的投诉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海拍客的口碑,也对其业务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尽管面临诸多困境,但海拍客在母婴市场仍然有着一定的行业地位。其业务版图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3000多个县(市),拥有约4200家注册卖家和约29万家注册买家。然而,在行业竞争加剧和财务压力的双重裹挟下,海拍客依赖现有的平台模式已难以为继,转型成为必然选择。IPO或许能为其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窗口,但能否成功破局,还需时间给出答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