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关于商业模式的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他指出,商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另一类则是教育消费者走向成熟。此番言论迅速将这家水果连锁巨头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坚持中高端定位和品质溢价模式的品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星巴克中国拟出售部分股权的消息传来,揭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困境。数据显示,2025财年第三季度,星巴克中国的收入仅为瑞幸咖啡的四成,市场份额大幅下降至14%,而主打性价比的瑞幸则以35%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库迪也紧随其后,对星巴克构成严重威胁。
餐饮行业同样感受到了消费降级的压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的人均消费降至39.8元,相比2023年下降了2.8元。火锅、烧烤、饮品等品类降幅尤为显著。为了应对市场压力,不少餐饮企业推出了“穷鬼套餐”等优惠活动,试图吸引更多消费者。
在汽车领域,消费降级的现象同样明显。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10万元以下车型销量同比暴涨51%,而30万元以上车型则遭遇负增长。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市场表现,正是汽车行业消费降级的真实写照。
值得注意的是,在30万元以上市场总量萎缩的同时,参与竞争的品牌和车型却越来越多。曾经,BBA三大品牌占据高达70%以上的市场份额,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加入高端市场的竞争,试图分一杯羹。
具体数据方面,2025年上半年,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均出现下滑。其中,奔驰累计交付29.32万辆,同比下降14%;宝马累计交付31.79万辆,同比下降15.5%;奥迪累计交付28.76万辆,同比下降10.2%。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豪华品牌的销售单价和品牌溢价能力也在逐渐丧失。如今,很多年轻人在考虑购车时,首先想到的不再是这些传统豪华品牌,而是国产新势力。
然而,国产新势力的日子并不好过。极氪、蔚来、岚图、阿维塔、智己等定位高端的新势力品牌,至今仍未突破月销两万辆的大关。其中,极氪和蔚来虽然曾短暂达到过这一水平,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退回到了月销一万多辆的困境。
面对消费降级和品牌向上的双重挑战,这些国产新势力品牌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极氪选择从美股退市,回归吉利大家庭,以减少研发等硬成本支出,并缓解资本对其销量和利润的压力。同时,极氪放缓了产品推新和OTA的步伐,加强与用户的沟通,赢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蔚来则通过乐道L90的热销暂时缓解了生存压力,但全新蔚来ES8的上市将成为决定其生死的关键。为了改变人们对纯电车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蔚来创始人李斌亲自跟随全新ES8车队从西藏日喀则一路换电到珠峰,并开启全程直播,展示蔚来的补能网络情况。
对于岚图、阿维塔、智己等品牌而言,虽然背靠央企,不存在倒闭的风险,但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这些品牌在20万元及以上价位区间内,面临着用户对品牌的挑剔选择。尽管产品表现出色,但在用户做出购买决定时,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销量更大的品牌。
在这个市场重新洗牌的时期,消费者对高端、豪华的认知正在重构。中国品牌冲击高端虽然困难重重,但并非没有机会。极氪、蔚来等品牌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努力刷新人们对高端豪华的认知。未来,中国品牌中一定会诞生出能够与BBA抗衡的全球化豪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