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资本市场上的半导体板块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这主要得益于资金的积极流入、企业业绩的坚实支撑以及外部风险的阶段性缓解。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相关指数的显著上扬。
从一季度财报数据中可以看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所追踪的中证半导指数表现不俗。该指数成分股在第一季度实现了23.37%的营收同比增长,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增48.98%。这一成绩打破了传统淡季的魔咒,显示出半导体板块或正步入新一轮的复苏周期。而根据最新发布的中报业绩预告,这一复苏趋势得以延续。在中证半导指数所披露业绩预告的10只成分股中,有7只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增幅最高的甚至达到了240%。
方正证券的分析指出,自主可控已成为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最强主线。从AI算力芯片到制造、封测等各个环节,国产供应链正在不断加强配套能力。尽管目前国产AI算力芯片仍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但随着产品的持续迭代和供应链配套能力的增强,其市场占有率有望逐步提升。
天风证券则强调,二季度半导体行业各环节的业绩预告十分亮眼。展望三季度,作为半导体行业的旺季,投资者或可关注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等领域的业绩弹性,以及设备材料、算力芯片的国产替代机会。晶圆代工龙头企业已开启涨价模式,对二至三季度的业绩展望乐观,预计三季度稼动率将持续饱满。在设备材料板块,头部厂商在2025年第一季度及部分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突出。同时,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以及行业在新一轮并购重组和资本运作的推动下,正加速资源整合,助力本土头部企业打造综合技术平台并强化全球竞争力。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紧密跟踪中证半导指数,该指数具有两大显著特征。首先,成分股集中度较高,前十大成分股涵盖了包括寒武纪、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芯国际等在内的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合计占比接近八成。其次,行业分布集中度也很高,更侧重于覆盖中上游产业链公司,其中设备、材料、设计占比约九成,这些环节均为“卡脖子”技术重点攻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中证半导指数还覆盖了海光信息、华海清科、南大光电等多家优秀企业,这些企业在半导体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共同推动着国产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