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股市迎来了一波显著上涨行情,上海综合指数成功突破了2021年2月18日创下的3731.69点高位,达到了自2015年8月以来的新高点。
此次上涨的起点可以追溯至2025年4月7日,当时沪指在盘中触及3040.69点的低位。从那时起,至今已累计上涨了22.72%。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成指的表现更为强劲,涨幅接近30%,而创业板指数的涨幅更是高达47%,显示出市场的整体强势。
个股方面,市场表现普遍向好,超过4000只股票呈现上涨态势,市场氛围积极。
兴业证券分析指出,本轮市场的上扬并非基于宏观经济预期的上调,而是得益于政策托底效应下新动能的持续释放。这些新动能有效激活了市场信心,促使增量资金不断涌入。市场的阶段性调整更多是在连续上涨后的自然休整,而近期国内外政策的落地则为这一休整提供了契机。整体来看,支撑市场上涨的三大核心因素——政策底线思维、新动能亮点以及增量资金入市——均未发生改变。
国泰海通证券则持更为乐观的态度,认为中国股市前景依然向好,A股指数有望继续刷新高点。该机构强调,尽管公司业绩、无风险利率和风险偏好等因素常被视为影响股票估值的关键,但制度变化在中国市场中的作用往往被低估,实际上在特定时期具有决定性意义。
“提高投资者回报”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不仅改变了制度本身,还深刻影响了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认知,降低了股市的风险评估。这些因素与中国经济转型加速、无风险收益下降共同构成了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坚实基础。
回顾历史,中国资本市场曾多次因制度改革而迎来牛市行情,如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2019年的注册制改革与科创板的设立。2025年以来,通过广泛的客户拜访,市场参与者对中国“转型牛”的趋势有了更为坚定的信心。无风险收益的下降与资本市场的持续改革,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股市行情的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