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热潮下,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迎来爆发期

   时间:2025-08-17 12:24:19 来源:刘明鑫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份关于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的深度调研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份详尽的26页报告揭示了随着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六维力传感器这一精密器件正逐步成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进步的关键力量。

六维力传感器,被誉为机器人的“触觉神经”,能够精确测量三维空间中的三个方向的力和三个方向的力矩,是实现机器人精细操作与环境交互的核心部件。过去几年,尽管受限于技术门槛和应用场景的局限性,六维力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增长平缓,但自2024年起,随着协作机器人力控需求的激增和人形机器人研发热潮的兴起,这一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的出货量已达到3.34万台,销售额突破7.2亿元,同比增速超过100%。预计到2030年,出货量将突破百万台,销售额有望达到22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这一爆发式增长背后,是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迅速崛起,以及六维力传感器在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主要装配于手腕和脚踝部位,手腕传感器负责实现抓握力感知和物体接触检测,脚踝传感器则负责动态步态平衡与地面识别。不同部位对传感器的要求各异,手腕传感器趋向于薄型化、圆形中空设计,而脚踝传感器则技术标准化,价格相对亲民。用于多指灵巧手的微型六维力传感器虽然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但其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精度是六维力传感器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人形机器人的稳定行走与精细操作,传感器的综合精度需达到3%以内。然而,高端标定设备多依赖进口,技术壁垒较高。尽管如此,国产厂商凭借技术积累和成本优势,正在快速崛起,改写市场格局。

以蓝点触控和坤维科技为例,这两家企业在六维力传感器领域拥有深厚的航天领域技术背景,实现了底层技术的自研突破。蓝点触控在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占比已达61.8%,合作客户涵盖小米、优必选等知名企业。坤维科技则在协作机器人与医疗场景布局深厚,2024年在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出货占比高达78.4%。

新兴厂商如鑫精诚传感器和南宁宇立仪器也在快速崛起。这些厂商贴近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定制化需求,能够快速响应技术迭代,且在成本控制上具有显著优势。随着国产厂商的强势崛起,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的份额正逐步被挤压。

六维力传感器的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特征,压电式、电容式和光学式传感器各有侧重,共同推动着传感器性能的迭代升级。除了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的应用边界还在不断拓宽,包括汽车碰撞安全测试、医疗手术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推动下,六维力传感器这一曾经的“小众器件”正快速走进产业核心。国产厂商的崛起不仅重塑了全球市场格局,更为中国智能制造的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撑。未来,随着AI技术与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六维力传感器将在更多智能设备中扮演“触觉”角色,开启无限可能。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六维力传感器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国产厂商在技术突破、场景适配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推动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