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盆地的心脏地带,一场能源领域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重庆市丰都县仁沙镇,一片看似平凡的田野间,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工业设施——泰页1试采站,这里是四川盆地首个油田——复兴油田的诞生地。
试采站如同钢铁巨兽,脚下的控制室、储罐和采气树井然有序。纵横交错的管线如同血脉,将珍贵的“工业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外界。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现代工业与千年农耕文明交织出一幅独特的画卷。
复兴油田的诞生,打破了四川盆地“富气少油”的传统认知。早在2009年,中国的能源巨头们便将目光投向这片广袤的土地,但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初期的勘探并未取得显著成果。然而,勘探者们并未放弃,他们坚信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宝藏。
经过数年的不懈探索,2012年,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在重庆涪陵横空出世,开启了中国的“页岩气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为国家贡献了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为日后的页岩油勘探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技术储备。
2020年,中国石化的决策者们将目光再次投向复兴地区,决定用涪陵页岩气田开发中积累的“绝学”,挑战页岩油这块更难啃的“硬骨头”。复兴地区的页岩油藏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黏土矿物含量高,钻井和压裂难度极大。但勘探者们并未退缩,他们组建了一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开启了新一轮的攻坚战。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团队终于突破了理论和技术瓶颈。他们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套针对陆相页岩油的“甜点”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序列,实现了精准定位油气富集区。在钻井过程中,团队量身定制了特殊的钻头和钻井液体系,优化了钻具组合,成功实现了安全高效钻井。最关键的是,在压裂环节,团队祭出了深度压裂“组合拳”,在地下岩层中制造出纵横交错的复杂缝网,为油气流出开辟了“高速公路”。
2021年底,泰页1井放喷测试成功,一股暗金色的油流喷涌而出,获得了高产油气流。这一消息传回指挥部,会议室里一片沸腾,无数勘探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泰页1井的成功标志着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油勘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复兴油田的诞生不仅改写了四川盆地的能源结构认知,更为重庆乃至整个中国西南地区带来了能源与产业变革的契机。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重要的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一直依赖外省调运的成品油。复兴油田的出现为缓解这一结构性矛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更重要的是,复兴油田为重庆补齐工业体系中的短板——石油化工提供了绝佳契机。依托复兴油田,重庆未来可以规划建设炼化项目,并向下游延伸发展高分子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这将极大提升重庆的工业能级和区域经济竞争力。
复兴油田的开发团队还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钻井废水回用率超过90%,固废实现100%安全处置。电动压裂等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也大幅降低了能耗和噪声,为中国非常规油气行业的绿色开发树立了典范。
复兴油田的成功开发还为中国页岩油产业照亮了更广阔的未来。中国的页岩油资源大多埋藏在数千米之下,地质情况复杂,开采难度极大。而复兴油田的成功正是在这种“特高难度”的赛道上取得的,为全球高黏土含量、塑性强的挥发性页岩油藏的成功开发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样本”。
复兴油田所在区域的页岩油资源总量预估超过10亿吨,而整个四川盆地的非常规石油资源量更是高达约17亿吨。勘探开发单位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超长水平井、高效压裂、智能化开采等技术的水平,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