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了一项针对期货公司经纪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全新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旨在直击行业内长期存在的过度竞争问题。该规则着重强调期货公司应将功能性置于首位,并持续强化专业能力,提升服务质量,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遏制恶性竞争。
新规详细列出了19条管理要求,主要围绕四大核心领域。首先,明确了经纪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为行业设立了清晰的竞争界限。在手续费管理上,新规构建了全面的监管框架,要求期货公司制定内部规章制度,优化流程管理,并强调科学定价的重要性,确保手续费的合理性。
新规还强调了信息透明度,规定期货公司必须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手续费信息。同时,要求期货公司与客户明确约定手续费费率或金额及其变动条款,并严格执行。为加强风险防范,新规引入了重点回访制度,特别是对互联网开户客户及交易频繁、手续费高、亏损较大的客户群体增加回访频次。
新规还明确列出了期货经纪业务中的八大禁止性行为,包括禁止收取低于交易所公示标准的手续费,以阻断“零手续费”等恶性竞争手段;禁止以低于服务成本的手续费开展竞争,防止公司在交易系统、投研支持、客户服务等方面投入不足;禁止变相调整与客户约定的手续费标准,确保约定的稳定性和严肃性。
经纪业务作为期货公司的核心业务,对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部分期货公司通过违法违规手段,如“零手续费”、承诺返还手续费、贬低同行等,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这种过度压低手续费的行为导致期货公司在关键服务领域的投入不足,影响了交易者的服务体验。
期货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头部集中与尾部生存困境。头部公司依靠规模效应维持经纪业务优势,而中小公司则陷入“手续费战-利润压缩-创新乏力”的恶性循环。客户对费率的敏感使得价格战愈演愈烈,“双高返”成为行业内常见的客户拓展手段。
据中期协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25.60%,达到85.01亿手;成交额同比增长6.28%,达到568.51万亿元。然而,同年全行业150家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收入却下降了4.85%,总计234.65亿元。2024年全年,全国期货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3%,达到412.93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约4%,总计94.71亿元。这种利润的下滑限制了期货公司在业务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阻碍了其多元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