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已不再局限于数量的增长,而是更加注重质量上的飞跃。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表现,不仅稳固了大盘,更是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注入了强劲动力。传统动能得以焕新升级,新动能逐渐积厚成势,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例如,安徽合肥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1亿摄氏度1000秒的“高质量燃烧”,刷新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聚变能源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东方超环”、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DeepSeek大模型及人形机器人等创新成果,不仅为产业跃迁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在结构调整方面,中国经济取得了积极进展。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8.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现代服务业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东部。
绿色低碳转型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大亮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实施,推动了能源、产业和生态的全面转型。上半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显著提升,绿色清洁能源体系逐步构建。新能源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零碳园区、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项目不断涌现,绿色生产力蓬勃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坚定不移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发展更具韧性和活力。上半年,中国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中国积极扩大进口,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和离境退税政策的优化实施,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吸引力。
在民生保障方面,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补齐民生短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就业形势稳定,服务业发展向好,特别是县域和乡村旅游的持续升温,带动了居民收入的增加。同时,能源保供扎实有力,确保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