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近日,一场由知名管理专家鲁贵卿老师主讲的企业管理课程,深入探讨了企业精细管理的方圆之道,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课程首先分析了当前的时局背景。全球范围内,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国内,多重矛盾交织,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固定资产投资趋势性回落,建设行业更是面临严峻形势。然而,中国未来发展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特别是在城市更新领域,市场空间巨大。
面对这样的时局,企业必须进行方向性选择。鲁贵卿老师指出,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也不必悲观,企业应积极寻求生存之道。他提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二十字方针”:认清本质,回归常识,降本增效,敬畏专业,尊重人性。同时,他还强调了韧性生存法则,即宏观环境是企业必须承受的,而微观层面则是企业能够有所作为的。
接着,课程深入探讨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问题。鲁贵卿老师指出,企业经营的本质是紧跟客户需求变化,为客户创造价值。他详细阐述了企业成功的六要素,以及企业战略制定的六个关键问题。他还强调了企业组织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性,以及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在职能分配方面,他提出了集权有道、分权有章、授权有序、用权有度的原则,并解释了“法人管项目”与“项目经理责任制”的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在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能力建设方面,鲁贵卿老师回顾了新中国建设行业商业模式的演变历程,并深入解析了“投融建营”四位一体商业模式的基本内涵。他强调,“三商合一”的企业能力要求企业在投资、建设和运营方面具备综合实力。同时,他还介绍了EPC模式的演进过程,并提出了“EPC能力三角”模型。
课程还重点关注了工程建设企业的运营管理逻辑。鲁贵卿老师提出了工程建设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二三”原则,即一个中心(以客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市场营销和项目管理)、三个支撑(组织、制度和文化)。他强调了市场营销管理与市场营销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的“六好六满意”标准。他还介绍了大商务管理与“两个基石一条主线”的理念。
在方圆理论的内涵部分,鲁贵卿老师详细阐述了方圆理论的三大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管理学的“责权利相统一理论”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的“方圆之道”。他结合施工类项目和投资类项目的成本管理,分别绘制了方圆图,并深入解析了其应用。
随后,课程进入了方圆理论的运用与效果部分。鲁贵卿老师指出,成本管理方圆图不仅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工具和方法。他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方圆理论在实践中的显著效果。
在数字化赋能降本增效方面,鲁贵卿老师介绍了数字经济与建设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他详细阐述了企业数字化的分类和数智企业的六大特征,以及数字化赋能的四个方面。他强调了企业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三维六面模型”来指导企业数字化应用与建设。该模型包括管理维度、技术维度和平台维度,涵盖了企业管理数字化体系、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大商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大生产一体化信息系统、企业数字化平台和产业生态圈数字化平台等多个方面。
最后,鲁贵卿老师分享了一些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他强调,管理是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企业更应注重精细管理,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鲁贵卿老师作为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和特聘研究员,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他曾担任中国建筑集团总经济师等职务,并在多个高校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他的课程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赢得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