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量化投资领域,2025年正见证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与复苏。随着市场流动性的显著增强和AI技术的不断渗透,量化私募机构灵均投资正逐步走出前一年的阴霾,迎来了净值回升的“黄金时期”。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的持续发酵,使得指数增强策略大放异彩。据统计,截至7月中旬,私募指增策略的年内综合收益率已高达25.07%,远超股票多头及市场中性策略,成为市场焦点。灵均投资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业绩表现尤为亮眼。
灵均投资的董事长蔡枚杰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2025年的业绩回升,是公司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直接结果。回顾2024年,因旗下多个产品大量卖出股票,灵均曾一度被沪深交易所采取暂停交易的自律措施,这一事件成为了公司自我反思与革新的催化剂。
蔡枚杰表示,公司此后在治理结构、风控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调整。如今,灵均投资已构建起贯穿决策链的合规闭环,从策略设计阶段就嵌入量化风控参数,到交易系统设置硬约束,再到全产品线集约化监控,每一步都力求精准无误。这些调整不仅提升了策略的稳定性,也极大地优化了投资者的体验。
灵均投资的首席投资官马志宇进一步阐述了公司在风控方面的创新实践。他指出,灵均通过将风控规则全流程内置化,确保了策略从设计之初就符合合规框架。同时,交易系统还内置了全维度的风控规则,形成了“策略+系统”的双重防线,有效避免了人为干预的漏洞。
在市场风格持续向中小盘及成长指数倾斜的背景下,量化策略尤其是指增策略受益匪浅。数据显示,灵均投资旗下的中证1000指增产品收益率已突破36%,500指增和300指增产品也分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马志宇将这一业绩表现归因于公司2024年启动的策略升级,即强化中短期信号挖掘与多周期均衡配置。
灵均投资还注重收益风险的平衡,通过预测模型的持续升级和风险配置策略的动态调整,不断优化投资体验。马志宇强调,灵均在各条产品线都保持了严格的风险控制,超额收益更多来自模型的有效性,而非市场风格的过度暴露。
面对量化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与技术军备竞赛的挑战,蔡枚杰与马志宇认为,灵均的核心壁垒在于长期积累的“精细度”和顶级人才的“转化力”。他们指出,量化投资看似同质,实则比拼的是深耕的精细性与完备性,以及对前沿技术的学习能力和转化能力。
展望未来,灵均投资将继续借力差异化服务模式及AI技术赋能,进一步优化客户体验。同时,面对行业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从业者也将始终保持清醒与敬畏,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