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股突破3600点,主动型基金为何纷纷限购?业绩稳健背后的考量

   时间:2025-08-06 21:29:2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多家知名基金公司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对旗下部分基金产品实施大额申购限制。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其中,中欧基金自8月6日起,对其数字经济混合基金设定了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申购上限,不得超过1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主动权益类基金在最近的限购公告中频繁亮相。尽管今年二季度这些基金的整体业绩表现亮眼,但仍有多家基金公司对旗下多只产品采取了限购措施。这背后,不仅仅是市场波动的反映,更是基金公司为了维护基金的稳定运作和持有人利益所做出的决策。

基金公司普遍解释称,限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基金的平稳运行,保护现有份额持有人的权益。在市场行情看好的阶段,限购能够防止短期大量资金流入,从而避免摊薄持有人的收益。同时,这也有助于减轻基金经理在资产配置上的压力,确保基金能够按照既定的投资策略进行运作。

随着A股市场再次站上3600点,公募基金公司的限购公告也呈现增多趋势。8月6日,博时基金宣布旗下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单日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累计金额不得超过500万元。中欧基金则同时宣布,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的单日申购上限为100万元。天治研究驱动等多只基金也在同日发布了限购公告。

据统计,自7月23日上证指数盘中触及3600点以来,截至8月6日,已有69只基金宣布了限购措施。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限购数量尤为突出,成为近期限购公告中的主流。与以往指数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型基金限购较多不同,此次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限购潮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对于基金限购这一现象,机构普遍认为这是维持业绩稳定的一种积极手段。特别是在市场行情向好的背景下,限购能够有效防止短期资金涌入对基金运作造成的不利影响。然而,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一些投资人的不解和担忧,认为这限制了他们参与市场的机会。但实际上,许多被限购的基金往往都是业绩优异的产品,其限购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公司对持有人利益的重视。

例如,广发基金旗下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基金,自今年3月成立以来,收益率已达到了95.33%。尽管该基金在8月4日起暂停了5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但其优异的业绩表现仍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的关注。同样,永赢睿信混合基金也在今年内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其A类份额最近六个月的收益率达到了45.20%,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靠前。

然而,也有投资人表示,目前市场上的主动型基金吸引力不及被动型基金,原因是可选择的好基金较少,且持有的许多主动型基金仍处于亏损状态。对此,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认为,投资者情绪的扭转和信心重建需要较长时间,基金公司应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产品的稳健性和投资者体验。

尽管基金限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资人的参与机会,但这也是基金公司为了维护基金的稳定运作和持有人利益所做出的必要决策。在未来的市场波动中,基金限购或许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管理手段,以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