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最新财报揭示全球与中国市场迥异表现,中国区业绩呈现回暖趋势。
星巴克公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尽管全球市场面临压力,其在中国区的业务却实现了稳健增长。财报数据显示,中国区营收达到7.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这一成绩在全球净利润大幅下滑47.1%的背景下显得尤为亮眼。
在中国市场,星巴克同店销售额实现了2%的增长,其中同店交易量增长了6%,尽管客单价有所下降4%。这一数据变化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有分析认为,星巴克可能通过调整价格策略,以吸引更多顾客,从而保持业绩的增长势头。
星巴克中国方面表示,第三财季同店销售额的增长得益于一系列创新与营销活动。公司推出的新产品,如“真味无糖”系列,以及整合营销活动,特别是外卖业务的拓展,都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过去两年新开门店的同店销售也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星巴克中国及时捕捉并满足了快速增长的线上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中国在报告期内新开了70家门店,新进入17个县级市场,使得门店总数达到7828家。新店保持了高效的盈利水平,且两年内新开门店的持续贡献高于均值的同店销售。
然而,尽管中国市场表现出色,星巴克全球总业绩却出现下滑。第三财季,星巴克全球营收同比增长4%,但净利润大幅下滑。北美市场同店销售下滑2%,平均客单价则有所上涨。
在中国市场,星巴克面临着来自瑞幸咖啡、库迪咖啡等本土低价品牌的激烈竞争。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星巴克中国近期启动了多维度调整,包括降价措施、产品创新以及营销活动的加强。例如,星巴克中国对旗下非咖产品进行了全线降价,意图进一步打开茶饮等非咖啡消费场景。同时,公司还推出了“真味无糖”体系,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与个性化的需求。
星巴克中国还在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如推出自习室等,以吸引更多顾客进店消费。这一举措被视为星巴克回归“第三空间”概念的重要一步,旨在提升顾客体验和门店客流量。
在财报业绩会上,星巴克首次正面回应了收购传闻,表示正在对超过20个有强烈合作意愿的机构进行评估。星巴克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并指出任何交易都必须符合星巴克的利益。
随着中国市场咖啡竞争的日益激烈,星巴克中国的未来走向备受关注。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星巴克中国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仍有望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