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嘉应制药因关联交易违规再遭重罚。近日,该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了其因向关联方药聚能提供2.19亿元短期资金拆借,未按规定履行审议及信息披露义务,而受到广东证监局的行政处罚预先告知书。
据悉,此次违规操作涉及嘉应制药通过其子公司,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间,以月初转出、月末转回的方式,向药聚能多次提供短期资金拆借,单笔金额从4万元至5999万元不等,累计金额高达2.19亿元,占嘉应制药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
广东证监局对此作出严厉处罚,拟对嘉应制药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同时,对公司董事长李能、现任董事兼总经理游永平、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分别处以警告及160万元、100万元、80万元罚款,合计罚款金额接近500万元。
嘉应制药,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成药制造企业,自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以来,盈利能力一直较弱。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9.4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39.94%,净利率也大幅下降。此次违规资金拆借事件,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药聚能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嘉应制药的董事长李能,这构成了关联方交易。然而,这笔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并未依法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也未按规定及时披露,直至2025年3月末,药聚能才将相关资金利息支付给嘉应制药的子公司湖南嘉应。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嘉应制药的财务状况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尽管公司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大幅增长,但研发费用却大幅下滑,且现金流状况并未改善。同时,受全国中成药集采价格调整影响,公司核心产品接骨七厘片/胶囊和双料喉风散/含片的销售业绩均出现显著下滑。
更令人担忧的是,嘉应制药的高管团队频繁变动,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明显问题。自李能上任董事长以来,公司就接连出现信息披露违规和资金违规拆借等问题。同时,公司财务总监和董秘等关键职位也相继出现人事变动,这无疑给公司的稳定运营带来了巨大挑战。
回顾嘉应制药的历史,该公司曾多次易主,大股东频繁更迭。目前,东方证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而连锁药房养天和则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然而,随着嘉应制药陷入资本困局,养天和的这笔投资也面临巨大风险。若养天和因信披违规被市场禁入,嘉应制药的转型之路将更加艰难,甚至可能面临退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