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通ETF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南向资金的净买入额更是创下了同期新高。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港股通ETF市场的迅速崛起。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已有78只港股通主题ETF成立,其合计规模达到了2358.26亿元。与去年底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1533.65亿元,增幅高达185.98%。从净流入和净申购份额来看,港股通ETF市场也已突破千亿大关。年内,流入港股通主题ETF的资金量达到了1013.55亿元,而港股通ETF基金份额则增加了1039.34亿份。
港股通ETF市场的迅猛发展,不仅体现在整体规模的快速增长上,更在于其单只产品的强劲表现。其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尤为抢眼,年内基金份额增加了315.39亿份,规模份额均创下新高。从净流入资金的角度来看,该基金也仅次于华夏沪深300ETF,年内净流入额达到276.57亿元。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以及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等产品的净申购份额也均超过百亿份。这些基金不仅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也创下了各自规模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港股通ETF市场的快速发展,多只规模“十倍基”也应运而生。例如,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的规模从去年底的8.23亿元增长至目前的超百亿元,增幅超过13倍。同样表现抢眼的还有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其规模也较去年底增加了15倍以上,成为年内非货ETF市场的“冠军基”。
从挂钩指数来看,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港股通科技指数以及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为年内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三大指数。其中,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挂钩的ETF合计年内吸金超过300亿元,而港股通科技指数和创新药指数挂钩的ETF也分别吸金超200亿元和100亿元。
在港股通ETF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基金管理人之间的规模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目前,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依旧占据港股通ETF管理规模的前三位。但与前两者相比,第三名景顺长城基金的规模差距已经拉大至150亿元以上。同时,广发基金和汇添富基金也凭借年内优异的业绩表现,迅速跻身港股通ETF管理规模的前五行列。
整体来看,港股通ETF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和港股市场的不断回暖,港股通ETF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各基金管理人也将继续加大在港股通ETF领域的布局力度,以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